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网友们期盼槎城市民转变陈旧殡葬观兴起厚养薄葬新风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又是清明时,空气中都弥漫着追思的味道,看看今年的清明祭品,真是可以用“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来形容,除了轿车、保姆、别墅等外,连“苹果”手机的最新款式都有了。看看那些“别墅”做得多精致,房间里有保姆、车库里有汽车。门口还有门卫站双岗,而这个“别墅”每层楼上还安装有空调。这真有点“只要活人用的,死人都有。”当然花样翻新,价格也不菲。想起一句老古话,“活着不孝,死了胡闹”,叫人感觉“这世界变化真快,越看越不明白。”

      网友牛背牧童

                                                                                                                    —摘自河源民生论坛(详见:http://bbs.hyne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5700&highlight=%BC%C0

     

     有人说,清明节是除过春节和中秋节外唯一一个表达团圆但不是以欢乐为主题的节日,这我赞同。窃以为清明节就是要不忘祖先不忘根,学会感恩和报答。当我们对先人表达哀思去扫墓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感恩,是一种果实对种子的感恩。但是现在时代变了,祭祀形式也要换换,当然不是要在祭祀用品上花样翻新。现在种树祭祖、鲜花祭祖、网上祭祀等等一些文明、简约的祭祀活动都应该提倡,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不少逝者家属都说别人墓地好,自己不选好的面子上过不去,其实,与其死后厚葬,不如生前厚养

      网友临江阿五

      ——摘自河源民生论坛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觉得,祖宗之志不可忘,祖宗之训要牢记。现在多数人是放鞭炮燃纸钱,光祭拜求祖宗保佑,而不去想想怎么学学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怎么继承发扬光大。一句话,就是不能为祭祀而祭祀,不但要让传统的一些东西流传下来,更要让祖上流传下来的精神品德在祭祀上讲出来让后辈听听,让他们牢记。清明节应该“清明”,要摒弃那些花样百出的祭祀用品,我们自己对于美德的延承行动才是献给清明节的最温情的祭祀品。实际上,我们内心深处对故去亲人的追忆和思念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小鸡快跑

      ——摘自河源民生论坛

      栏目主持:张涛






上一篇:治理“地沟油乱象”须“管”“理”并举
下一篇:宠物,养还是不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