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点评
本报4 月2 日消息:市社会工作委员会日前正式挂牌成立。据介绍,市社工委由三名市领导兼任主任、副主任,设两名专职副主任,其中一名由市委副秘书长兼任,首批委员24 个。今后,市社工委将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服务社会”为工作宗旨,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的社会管理大格局。
点评:被称为“超级机构”的社工委能否切实解决当前社会建设中最为迫切的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其主要工作职责中,“协调健全群众诉求、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或许是当前市民最期待能尽快落实与 “出彩”的一项。
本报4 月2 日消息:自上个月开始,我市启动了声势浩大的严打“三违四抢”专项行动。全市执法人员强力执法,铁腕打击违章建筑,但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到以人为本,妥善安置。
点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在打击“三违四抢”行动中,要把保障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刚柔并济的执法手段值得肯定,但我们也应该有所警醒:在“打违”行动中,切莫搞“一刀切”。尊重群众合理的住房需求,畅通建房审批渠道,才能让“打违”推进得又快又稳。
本报4 月2 日消息:广州一学院教授的爱车从未来过河源,却在河源有13 宗违章记录。这起被广泛关注的广州车被套牌事件有了下文,经过市交警支队 3 个多月的侦查,3 月29 日下午 6 时,终于将套用他人车牌的“李鬼”揪出。
点评:揪出“李鬼”是大快人心的事,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类似套牌这样事涉民生的问题,即使没有市长彭建文的指示,也能多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本报4 月4 日报道:从2010 年开始,市区各祭奠场所严禁燃放鞭炮,并提倡用鲜花等文明方式拜祭。据了解,今年仍有少数市民携带鞭炮到市殡仪馆祭扫,都被工作人员截留。4 月2 日当天,该馆工作人员共截留了12 封鞭炮,保障了拜祭现场的安全与文明。
点评:“慎终追远”是清明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核。绵延了几千年的清明祭祀,不仅仅是一个“扫墓日”,还是一种寄托哀思、与先人进行心灵对话的方式。所以,没必要拘泥于传统的祭祀形式,更没必要迷恋于奢华的祭祀排场。期待清明能多吹文明祭祀新风,让清明真正的既“清”且“明”。
栏目主持:蒋安春
上一篇: 2012年高考安排出炉
下一篇:市委书记何忠友昨会见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郗治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