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利普查用上GPS 测量误差可控制在0.5米以内
本报讯(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梁明文)记者昨日从市水务部门获悉,自2010 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启动以来,我市已经完成各级普查机构组建、普查员选聘和培训、用水台账建立、普查数据外业采集等工作,共建立普查对象20641 个,将于本月底前全面完成普查成果汇总验收与上报工作,整个普查将于年底结束。
据悉,此次普查对象主要是我市辖区内的所有河流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户和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及水利单位。主要以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灌区和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等8 个内容进行普查。普查充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GPS)、基层台账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调查方式相结合方式进行。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普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将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其中运用GPS 定位系统,测量误差可控制在0.5 米以内,确保了水利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为搭建上下贯通、便捷高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市水利普查办还组建了QQ互通平台,全天候在线接受业务咨询,大大促进了水利普查工作的有序推进。“利用QQ群将全市1710 名水利普查员联网办公,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普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市水务局局长古敏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查将按照国家和省水普办有关要求,倒排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方案,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争创一流普查成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