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年底前实现“村村通” 广电民生工程建设惠泽百姓
本报讯(记者 张涛)受地理位置限制、无线传播局限和发射台站有限等因素影响,我市部分边远地区农村至今仍是广播电视覆盖盲区。这样的状况将在今年年底前得到改善。记者从前天召开的全市广播电视“十二五”民生工程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明年底完成“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
广播影视民生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播影视基层文化惠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广电民生工程建设的财政投入,大力推进各项广电民生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已完成了 20 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8%;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达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的目标,给农村带来了“听得清、看得见、摸得着”的新服务、新实惠。广播影视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农村最普及、最便捷的精神文化生活载体和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信息窗口、文化舞台和科技课堂。但受基础设施和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市统计在册的20 户以下已通电的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涉及行政村19 个;有线电视未通达地区有499 个行政村。
就如何加快推进我市广播影视民生工程建设,会议要求今年底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明年底完成“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今年要完成单厅数字影院建设,2014 年底完成多厅的县镇数字影院建设。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切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各地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达标、轻效益”,“重维修、轻维护”的现象,健全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并做好卫星接收设施售后服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