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河源·广东绿谷”经贸活动投资环境推介会举行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 月25、26 日,我市隆重举行“金秋河源·广东绿谷”经贸活动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共签约65 个重点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达 291 亿元。图为签约仪式上,副省长刘志庚关注本报“金秋河源·广东绿谷”经贸活动的特别报道。
副省长刘志庚、市委书记何忠友、市长彭建文以及市几套班子领导见证了签约仪式。
签约现场
本报讯 金秋河源, 魅力绽放,激情飞扬。26 日,“金秋河源·广东绿谷”经贸活动在市高新区隆重举行,现场共签约65 个重点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达291 亿元,项目投资领域包括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设备等。副省长刘志庚、市委书记何忠友、市长彭建文以及市几套班子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写有“实施反哺工程,推进河源崛起”、“推动奔康致富,建设幸福之谷”等字样的彩带在空中飘扬,主席台两边的液晶显示屏不停滚动播放着介绍河源良好投资环境的宣传片,让现场嘉宾倍感振奋。
“‘金秋河源·广东绿谷’经贸活动是河源推动乡贤反哺、探索山区生态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件大好事。”刘志庚高度评价了此次经贸活动,并对我市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积极实施打造 “广东绿谷”新战略给予了肯定。他表示,此次经贸活动展示了河源的新成就、新形象、新机遇,为推动河源对外交流合作、擦亮城市品牌注入了新动力,希望河源能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营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加快工业化步伐,努力在全省山区市县中实现率先崛起。
何忠友说,此次经贸活动不仅是我市落实省“ 双转移” 战略、推进乡贤“反哺工程”的具体举措,也是广大外出乡贤共叙乡情、回馈桑梓、寻求合作的难得机会。接下来,河源将着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丰富资源转化为绿色财源,实现经济发展指标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彭建文在推介会上表示,河源拥有全省最低的电价、水价和劳动力价格优势,还拥有优越宜居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便捷的粤东北交通枢纽、广阔的产业园平台等优势,当前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高效的服务和更加优惠的政策,成为广大客商钟情的投资宝地。
活动当天,河源龙记精密模架厂、新泰星纸袋制品、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举行了项目投产仪式;广东来富喔特饮用水、美迪实业公司等企业举行了项目动工仪式。此外,与会企业家还参观了东江教育城、源城区龙岭工业园和市高新区,直观感受了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本版组稿记者 谢素德 蒋安春 摄影 陈仕平
聚焦1
产业链招商成效明显
30多家中兴通讯配套企业钟情河源
大项目带动,产业链招商,是“金秋河源·广东绿谷”经贸活动的一大亮点。记者了解到,此次经贸活动吸引了30 多家中兴通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前来“探营”、投资。他们纷纷表示,河源发展前景广阔,已成为新电子产业集聚的洼地。
荣丰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包装材料为主的企业,是中兴通讯在深圳长期合作的配套供应商。去年它瞄准了中兴通讯在河源的巨大投资市场,通过多次考察,最终选择落户河源。该公司销售总监刘祥利说:“河源的投资环境要比深圳好,这里环境优美,人力、物流成本相对低廉,对企业很有吸引力。”
东莞京一科包装有限公司也是中兴通讯多年的外包服务提供商。该公司总经理叶芳景告诉记者,河源不仅有中兴通讯,而且有汉能、龙记等大型企业落户,市场潜力巨大,这让他们下定决心在今明两年将生产基地搬到河源来。
据了解,本次经贸活动吸引了 30 多家中兴通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加,除了签约落户的企业外,不少企业通过这次考察纷纷表示,河源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越,商机无限,是投资的理想之地。
与此同时,中兴通讯也积极向其配套企业推介河源的投资环境,希望有更多的配套企业尽快落户河源,共谋发展。“我们对河源的投资环境非常认可,所以带着供应商们一起过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商认证总监刘培龙说,河源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条件日益成熟,配套完善,深受他们的供应商青睐。
市经信局局长张志纯表示,为做好产业链招商工作,我市将在紫金县规划建设一个与中兴通讯配套的产业园,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前来抱团发展。
聚焦2
招商打出“乡情牌”
他们带着项目回乡“省亲”
河源是著名的侨乡,孕育了大批奋斗在海内外的乡贤,其中许多人经营有道、事业有成。此次经贸活动中,近500 名河源乡贤从香港、澳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赶来,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不少乡贤还直接带着项目回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着众多外出的企业家们,他们翻阅着家乡投资指南,不时以一口流利的客家话感叹家乡的变化。
利用海内外乡贤众多的优势,我市大打“乡情牌”招商,成效明显。刚刚参加完项目签约仪式的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学院告诉记者,早年在香港打拼的他,后来转回深圳创办了实业公司。近年来,家乡投资环境日渐转好,他便有回乡投资的想法,这次他将投资10 亿元,在家乡建设一个高端家具工业园,“工业园建成后,我们准备将原来分散的4 个生产基地集中起来,这样既可以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又可以让近千名的河源籍员工回到家乡工作和生活。”
据了解,自省委、省政府实施乡贤“反哺工程”以来,我市先后赴深圳、北京、广州、佛山等地,结合各种机会开展这项活动,同时组织开展百家乡贤企业回河源投资考察、“民企·乡贤河源行”考察推介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广大乡贤对家乡建设发展十分关切, 对实施“ 反哺工程”十分期盼。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经贸活动现场,已回乡发展多年的景旺电子科技(龙川) 有限公司总裁刘绍柏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乡贤积极抢抓机遇, 投身 “反哺工程”。他说,东江水、客家音、故乡情,永远是我们割不断、舍不去、抹不掉的情怀,希望乡贤企业家们注重实业反哺,扩大产业回归,助推家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在财富、要素、人脉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助推家乡经济转型升级;主动参与家乡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
聚焦3
“广东绿谷”引人瞩目
河源成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投资宝地
此次经贸活动中,我市的后发优势和“广东绿谷”战略的实施,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他们纷纷表示,对在我市长期投资非常有信心。
广州易普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正明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外出创业多年的河源人,深感近几年家乡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今年河源提出了打造 “广东绿谷”,让他一直在外漂泊的心有了定下来的想法。“从长远来考虑,河源具有后发优势,环境、水质、空气都十分优良,很多朋友都觉得这是一个投资兴业的好地方。”
深圳市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为手机项目提供塑胶结构件,该公司总经理黄江忠认为,河源拥有全省最优良的生态环境,人文底蕴深厚,这对90 后等年轻一代前来创业居住十分有吸引力,也让企业在招工、留住人才上更有信心。
“广东绿谷”是生态之谷、发展之谷、幸福之谷,这为发展健康、绿色、时尚、智慧为特征的幸福导向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不少有识企业家认为,高端人才和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 河源生态环境独具优势,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生活环境,更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将吸引众多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前来扎根、发展。
相关链接
前三季度76 项目竣工
本报讯 据统计,今年1-9 月,我市累计签约、开工、竣工项目 310个,投资总额1034亿元。其中,签约项目73 个,合同投资总额300.12 亿元;开工在建项目 167 个,合同投资额635.07 亿元,已完成投资161.78 亿元;竣工项目 76 个,合同投资额99.30 亿元,已完成投资66.96亿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