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株洲有支晚报义工队

     到达株洲的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去株洲晚报社参观学习。一进报社大门,便见好些身着红色统一服装的人在穿梭忙碌。走近一看,只见他们的衣服上都印有“晚报义工”的字样。正是这群可爱的人,为这个城市的文明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断壮大的义工队伍

      “晚报义工”是“株州晚报义工联合会”的简称,成立于2005 年12 月,是由报社拨款、民间捐赠、政府资助等形式作为经费来源的一个注册民间公益组织。办公地点设在株洲晚报编辑部。义工们只要参加过5次义工活动和一次培训就可注册成为正式义工,不需要缴纳会费。

      自成立以来,株洲晚报义工联开展了众多的活动。仅去年一年,其社会服务部就组织开展了近300 次义工活动,全年参加义工活动的人数将近6000 人。对于义工们的活动,株洲晚报都给予多角度的报道。这些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义工的影响,塑造了义工良好的社会形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义工队伍的行列。比如到去年底为止,该组织的注册义工团队就有5000多人,义工个人有近600人。

     

为城市带来无数温暖

      在株洲晚报义工联开展的众多活动中,有几项持久而重大的活动。例如“萤火虫公益助学行动”,这项始于2009年的活动,到去年,已经有150多名贫困孩子接受了“萤火虫公益助学行动”的资助;“徒步湘江环保毅行”活动,这项活动始于2007年,由开始单纯的环保宣传到后来既宣传环保,又一路筹集善款。活动影响非常大,参与人数从最初的200人发展到去年的1800多人。收到的爱心款全部用于萤火虫公益助学活动。许多市民就是通过这项活动认识和加入义工组织的。

      还有社区少年宫活动。社区少年宫是由株洲市教育局主管,社区居委会主办,株洲晚报义工联承办,并整合部分学校和社会上的资源搭建的一个孩子开心活动场所,以“家庭互助同盟小组”的形式,组织家长、孩子和义工、老师、优秀学生、亲子教育专家团队、心理咨询师团队等一起,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针对“孩子健康成长”方面设计策划活动与课程,开展课后辅导、课外阅读、古典经典阅读、文体活动、科普教育、手工制作、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家庭教育沙龙、文艺活动等课程,以培养和激发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此外,株洲晚报义工联还开展了一些便民活动,比如在湘江风光带设立“学雷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株洲湘江风光带晚报义工服务站”文明伞借还点,前后提供了650 把文明伞供市民临时借用。在这些服务站点的文明伞架上,人们能看到“需要时请取走,方便时请送还”的温馨提示。这些站点和提示给整个城市带来了春风般的温暖,营造了良好的城市文明氛围。

     

内部也注重人文关怀

      由于义工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开展影响大,2010 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栏目组对株洲晚报义工联进行了为期7 天的采访报道。

      株洲晚报义工联组织不断壮大的原因,除该组织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感召力外,还在于该组织对义工自身的关爱。义工组织内部也注重人文关怀。义工生日时,除了在论坛和群里发送生日祝福,组织当月生日义工庆生外,还在注册义工生日当天发送祝福短信到手机上,传达义工联的关心与感激,同时提醒义工继续参加活动,也会给达到考核要求的义工寄发感谢信,并对其单位表彰义工的爱心与付出。义工有困难时,义工联会尽力相助。此外,义工联还对义工们进行各种分层次的免费培训,比如手语培训、康复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电脑知识培训、健康养生讲座等,配备专业的培训讲师。这些人文关怀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给义工们一种归宿感。

      本报记者 刘忠娥






上一篇:我市各县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下一篇:9旬党员发挥余热助人为乐资助贫困生求学捐书给学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