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条机械化育秧生产线建成 一小时能够育秧35亩
本报讯(记者 张涛)6 村民4 小时育秧0.4 亩!一台育秧机一小时育秧35 亩!近日,龙川鹤市镇建成了全市首条机械化育秧生产线,填补了我市机械育秧的空白。3 月1 日,记者来到该镇大佳村水稻机械化育秧大棚现场,一探究竟。
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3800 多平方米的育秧大棚内,六七个农户正通过机械研磨营养土,自动装盘,机械自行撒种,两三分钟一个育秧硬盘就下了“流水线”。看到眼前这个魔术般的操作,让前来参观的人连连称赞。
“以前,我们自己催芽,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常常出现稻种在秧田冻死、烧死等情况。现在这种工厂化育秧方式,真是为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鹤市镇社坑村村民黄国秋说。往年,他们家育秧苗都是全家人齐上阵,人抬肩挑,挖淤泥、铺苗床、撒种子,全家人都累得直不起腰。有了这些机器,即便老天爷风吹雨打的,他们也不怕了。
据介绍,该生产线每小时可出 700 个育秧盘,按插播一亩地约需 20 个育秧盘计算,那么一台育秧机工作一小时培育的秧苗起码能插播35 亩农田。与传统人工育秧相比,其具有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育秧速度快、省工、省时等优势。“如果自己育秧,算上买种子、雇人的费用,3 亩田至少要花费 600 元。而请‘工厂’代为育秧,一亩田只需花费160 元,3 亩田才480 元。”黄国秋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说,现在实施工厂化育秧,从购种到育秧,连同插秧的活儿,公司一并揽下了,“一条龙”服务到位,农民种稻真是省时又省力,可当“甩手掌柜”。
龙川鹤市大棚机械育秧基地负责人袁发军介绍说,一般情况下,一亩地拌田费用110 元至130 元不等,育秧苗费用160 元,再加上机械插秧50 元,如此算下来,农户每亩花费320 元就可把秧苗插上。据袁发军讲,制作好的育秧盘放置在大棚里培育,15 天-20 天后即可培育出壮秧。该公司今年春季计划育秧3500 亩,除满足公司基地生产外,还可为鹤市周边农户提供1500 亩商品秧苗。目前已有一些大耕户和公司签订秧苗订购合同。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谢舒雯表示全国“两会”新风拂面而来
下一篇:首期“河源政协讲堂”开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