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市高新区今年将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金凤”

     

市高新区内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3 年,对于市高新区而言,将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市高新区即将迎来10 周年诞辰。如果以十年为一个“创业阶段”的话,那么,这意味着市高新区将在今年迈入“第二次创业”的重要阶段。市高新区将如何紧扣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主题,开好局、起好步,从而发挥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火车头和增长极的独特作用?对此,记者深入市高新区进行走访。

      狠抓项目落地

      “我市要加快发展,首先市高新区要加快发展;我市要做大经济蛋糕,首先市高新区要做大经济蛋糕。”这是新春伊始,市长彭建文调研市高新区时对该区提出的殷切期望。

      如何加快工业发展,做大经济蛋糕?市高新区负责人表示,今年,市高新区将在产业发展水平上下功夫,实行招商和稳商并重,加快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效益。一是充分发挥河源生态优良、水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加强生态概念宣传,以生态优良为金字招牌,引进“三高三少”的优质项目;二是依托初步形成的产业聚集优势,围绕以手机、模具等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招商,拉长产业链。

      “签约项目能否产生效益,关键在于落地。”该负责人说,他们将通过强化领导挂钩服务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和完善产业配套等有力措施,以促进签约项目尽快动工、动工项目尽快投产、投产项目达产增效,切实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扩园步伐

      壮大“梧桐树”,才能引来更多“金凤凰”。日前,记者来到市高新区三、四期规划用地现场看到,原来几座山坡和几处水塘已被开挖、平整为平地,园区主干道宽阔笔直,园区内运输车辆穿梭,机械轰鸣,处处呈现繁忙景象。置身其中,让人感受到了园区快速发展的势头。

      不断提升的接纳能力、日趋完善的服务,让市高新区成为我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排头兵和主阵地。“然而,市高新区要实现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承载能力、满足新入驻园区企业的用地需求是先决条件。” 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主动与市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努力破解三、四期规划用地的征地拆建瓶颈。同时,抓住省里关于“鼓励条件成熟的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宜居新城”的机遇,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融合的城园互动。

      据悉,目前,市高新区三、四期征地拆迁难题基本得到解决。其中,三期用地项目完成了80 户难动户的房屋丈量,占遗留工作总量的90%;妥善解决了四期1 阶段征地问题,确保了变电站、中兴大道、迎宾大道改造等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理顺管理机制

      园区提质扩容、省里鼓励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宜居新城……在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让人看到了市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实现加快发展的希望。而更令人充满期待的是,随着市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理顺,市高新区将迎来更好更快的新发展。

      无可否认,经过近10 年的艰苦创业,市高新区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受此前管理体制机制的影响,市高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对此,市委、市政府在今年1 月,讨论通过了《河源市高新区财政管理体制暂行办法(讨论稿)》,这意味着,我市今后将在 “精简、高效、规范”原则下简政放权,给市高新区“松绑”,支持高新区实现一站式管理。

      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充分利用利好政策,创新资金筹措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争取筹集12 亿元以上的资金,全力推动市高新区加快发展。

      本报记者 吴志坚 文/图






上一篇:“节俭风”一吹 “三八公费游”吹了
下一篇: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平建议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