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徐龙建议创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本报讯(记者 周秦)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逐渐增多,形势不容乐观。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展开热议。
有媒体报道称,欧洲最近发生的“假牛肉风波”,引发全球各国对食品安全健康的追责和反思,加强食品安全健康管理成为共识。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之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人士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对流通的日常食品安全把关不严,好坏食品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热销食品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真假难辨;二是食品安全健康标准过时,现行食品安全健康国标中,40% 多“超龄服役”,很多方面与国际不接轨;三是食品安全管理政出多门,监管不力,奖惩不严,问题企业造假门槛低、成本低。
针对上述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建议,全面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充分利用3G网络、二维码、手机支付、网络认证、数据管理等信息化技术和平台,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让人们吃得放心、安心和舒心。
徐龙建议从三大方面打造食品安全健康信息体系,全方位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徐龙认为,政府要严格归口管理,变多部门对外管理为明确一家责任。还要建立全国食品安全信息化法律法规和各类标准的信息库,及时发布新法律法规,修改、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法律规范及各类标准。 “各类制度、规范和标准要在网络上予以公开,并说明与国际标准不一致的国标原因,努力消除食品安全健康管理‘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徐龙表示。
由于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多环节、多链条、多层次、多品种,食品不安全因素多、有效监管难度大,要从实际和可行出发,率先建立起重要农产品、日常食品和婴幼儿食品溯源系统。徐龙认为,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网络,广泛推广“二维码、无线传感器网络、GPS 定位”等综合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食品溯源系统,对重要食品销售做到 “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徐龙最后建议,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食品企业和品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企业数据档案库,包括各个食品企业的历史、品牌内涵特点等。建立全面动态的诚信企业“红名单”和违规企业“黑名单”,实现从源头上封堵漏洞,从法律上完善规范,从技术上优化手段,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构建起更加完善有力的监管体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