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新式花灯“试水”市场 忠信花灯期待商业“嬗变”

改良后的忠信花灯小巧精致。

      上个月举行的广东省第二届花灯文化节上,有着200 多年历史的忠信花灯共摘得3 金6 银9 项大奖,深受观者好评。但是,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却是忠信花灯迟迟难以走出“山门”、进入市场的尴尬现状。

      “骨感”的现实面前,忠信花灯要如何走出困境,怎样破解产业化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一场关于忠信花灯改造工程的讨论正在持续发酵。

      陷入困境的花灯产业

      在连平县忠信镇及周边5 镇,作灯、赏灯的习俗一直颇为盛行。忠信花灯也因制作精美、文化内涵丰富而名列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连平县已经举办了九届忠信花灯节,使这一品牌美名远扬。

      但在“看起来很美”的背后,是忠信花灯日渐式微的现实。

      在传统上,忠信花灯是依托吊灯习俗才能传承至今,但随着市场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吊灯习俗已经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年轻人不像以前那样重视这个习俗;另一方面,独门独户的房子多了,不像以前那样可以在大祠堂吊灯。”花灯制作匠人赖焕清说,农村大量年轻人的外出,也让忠信花灯的传承逐渐乏力,而年老的制作者却越来越少。据说,忠信花灯盛行时,当地制作师傅有100 多人,而现在真正称得上师傅的只有20多人。

      人才匮乏的表象“症状”下,是忠信花灯市场萎缩的深层次 “病因”。

      许多市民认为花灯和“时髦” 相去甚远,元宵节买个花灯只是凑热闹,属于“节令商品”。即使用做装饰品,传统的纸制花灯也难以保存。曾经有一对美国夫妇连续两年春节到当地的花灯制作者赖海明家参观,他们告诉对方,一盏佛山灯在美国可以卖到4000 元,而忠信花灯的价格可能更高,但遗憾的是忠信花灯是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难以“远行”。

      不少人曾对忠信花灯产生浓厚兴趣,有“买回去挂一挂”的想法,但一看花灯的材质都无不摇头打消了念头。因为一个花灯售价要几百元,大型的要上千元,风吹光照的摆上几个月后,花灯便褪色损坏,可以说是易碎品。

      产业化需克服诸多短板

      让忠信花灯实现商业“嬗变” 是不少人的梦想。从2009 年开始,当地政府就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但要把忠信花灯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却并不容易。怎样克服产业化的诸多短板?仍需更多创新性思考与实践。

      连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叶晓峰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把忠信花灯从单纯的祭祖载体转变为娱乐、喜庆活动广泛适用的商品,既要培育“灯俗文化”,又要打造“灯俗经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对

      花灯进行改良。叶晓峰认为,花灯的品种需要多样化,扩大功用范围。除了传统的祭祖灯、添丁灯外,要创新更多的节庆灯、生日灯、升学灯、装饰灯等;从外观上可向巨型灯、精品灯发展;从使用上向壁灯、座灯、手提灯转变;从范围上可从室内灯向廊柱灯、广场灯发展。

      但最重要的却在于制作工艺的转变。叶晓峰说,忠信花灯要从简单、粗糙、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向精细及流水线方式的生产转变。 “传统的花灯工艺落后,也难以携带,因此要从材料、结构、规格和外观上进行工艺革新。”他说,要大力研发游客喜爱的便携式花灯,并可配以声光电技术,变静态为动态装饰观赏的工艺品。

      新式花灯“试水”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于这一系列设想和花灯产业化生产已有了初步成果。2009年,连平县就首次成功批量生产了4500 多盏新花灯。这些花灯采用了钢、木、塑料等不同的材料制作,具有防水、不变形的功能,可以在室内外悬挂。

      “有用塑料做的小巧玲珑袖珍式的龙凤灯,直径5 厘米,高9 厘米;也有木质材料做的便携式花灯,可以折叠、包装、收藏。”叶晓峰说,这些新式花灯已经成为当地人春节送礼的佳品,并受到游客青睐。

      在上个月举行的广东省第二届花灯文化节暨第九届忠信花灯节上,600 盏忠信花灯还装上了该县自主创新、研发的36 伏LED 照明灯具,“花灯与科技结合”成为一大亮点。

      我们期待,更多的推陈出新,能让忠信花灯在产业化道路上大放异彩。

      本报记者 蒋安春 文/图






上一篇:省侨办主任吴锐成昨率队到我市开展侨务工作调研
下一篇:市长彭建文率队拜访香港华润集团共商水产业园合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