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
昨日,一些机关干部走路上班。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 周秦 陈仕平)少开一天车,少开一台电梯,少开一天空调,少开一天灯,少用一张纸……昨日,我市开展“全国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均在当天按要求执行相关规定,切身体会了能源紧缺给工作、生活带来的不便。
市府大院的车少了2/3
早上7 点半,市府大院门口,陆续有人前来上班。记者看见,虽然偶尔有轿车驶入,但更多人是步行前来,也有人骑着自行车,神态轻松写意。
钟先生是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每天早上,他都会从老城直接步行至单位,“住老城也不远,走路上班还能锻炼身体。”在得知今天是“全国低碳日”之后,他笑着说,“我没买车,所以每天都是低碳日。”同样住在老城的孙先生则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他认为,绿色出行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大力倡导,“周末我还会与朋友一起去骑车、爬山,这些活动对身心健康很有益。”
按规定,当天全市的机关工作人员要践行“135”出行方案(即1 公里内步行,3 公里内骑自行车,5 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早上8 点半,记者看见,市府大院仍有不少停车位空置着。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统计,当天进出市府大院的车辆同比往日减少了三分之二, “平时一般有300 多辆车停放,今天不到100辆。”
无纸化办公节省1/3纸张
对于此次体验日活动,我市组织了4 个督查组分赴各单位了解情况。从督查情况看,大多单位都严格执行了相关要求。
在市文广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编办等单位,记者看见,各办公室均没有开灯和空调,大家把门窗打开,放进阳光清风,虽然有些背阳的办公室光线晦暗,但并未影响正常工作。“低碳好啊,节能又健康。” 市编办一位工作人员说,平时他们都很少开空调,天热时就用电风扇。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一份温馨提示贴在上楼的电梯旁:今天是节能体验日,1 到5 楼的工作人员和外来办事人员请走步梯。该中心主任曾永贞说,所有工作人员都十分理解和支持体验日的活动,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关闭了一些公共场所的灯光,杜绝了“白昼灯”和 “长明灯”。
该中心也是我市率先实行无纸化办公的单位之一,其工作人员陈国财告诉记者,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均已使用“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两个系统,减少了纸质文件的往来,而且如果要用纸都是双面打印, “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用纸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低碳生活理念仍待加强
虽然体验日仅有一天,但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从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但从督查的情况来看,即使建设节约型机关已成共识,但低碳生活的理念仍有待加强。
一些小细节可以窥斑知豹,比如:即使光线不错,一些单位的走廊和办公室仍亮着灯;有的单位开着窗,空调却没有停止运行;还有不少人在体验日当天选择“拼车”或打的到市府门口后再步行上班,甚至有的车辆并未驶入市府大院,而选择停放在旁边的市会议中心。
“ 节能减排并不是一句口号,而需要形成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理念。”有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有大家都把这种理念常存于心中,付诸实践,建设节约型机关才能真正实现。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陈如发说,此次体验日活动就是要让机关工作人员切身体会能源紧缺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能源忧患意识、依法节能意识和带头节约意识,从而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新风。
上一篇:市高新区将建公立学校
下一篇:我市到2015年将建成近400公里配套污水收集管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