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出炉 29项达标
制图:梁桂英
本报讯(记者谢素德)“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已进入中期阶段,在昨天召开的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市发改局局长黄添胜作了《关于河源市“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调整草案的报告》并作了相关说明,报告中透露,34 项指标中,GDP、人均GDP、对外贸易、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等5 项指标尚未达到规划目标要求。会议决定,批准河源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调整。
34项评估指标29项达标
从评估结果看,纲要提出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良好。截至去年底,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GDP 能耗等29 项指标,达到规划目标进度或符合规划目标要求。至今年6 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等10 项指标,已提前实现规划目标。预计到2015 年,我市将有29 项指标可如期完成,而GDP、人均GDP、对外贸易、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5 项指标可能难以实现规划目标,需要加倍努力去争取完成。
记者看到,GDP 增长率虽然低于“十二五”规划的年均增长 15%以上,但从前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总量在持续扩大,全市 GDP 由2010 年的475.14 亿元增至 2012 年的615.26 亿元,年均增长 12.3% ,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10.8%;人均GDP 增速也呈现回升趋势,2012 年达到20536 元,年均增长10.8%。
仍要加快做大经济总量
针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市人大财工委提出,过去两年GDP 增速仅为12%左右,与目标要求差3 个百分点,总量在全省排名最后,发展压力巨大。全市上下要树立大局观念,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下一步的首要工作仍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做大经济总量。
市人大建议要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和外资接纳能力,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稳步提高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突出抓好交通、水利及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乡发展环境;依托生态优势,加大生态农业开发,提升生态农产品品牌。
4个指标拟作适当调整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市政府提出调整“十二五” 规划纲要部分指标,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目标值由原定的12.3 万吨调整为7.49 万吨;将2015 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的目标值由原定的65%调整为75%;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更名为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2015 年目标值由原定的 85%调整为69%;2015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目标由原定的8‰调整为12‰。
调整报告还提出,到“十二五” 期末,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外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将难以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但省里提出到 2020 年我市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 要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据相关部门测算,我市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8 年全市GDP 增速要达到 15.7%以上,人均GDP 增速要达到 15.1%以上。因此,对GDP、人均 GDP 等4 个预期性主要经济指标拟不进行调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