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老传统饮食新风尚
日前,“华人富翁俱乐部”发布了一则微信,列举了红薯叶所具有的排毒、提高免疫力、预防贫血、预防高血压、抗癌等种种“强大”功能。看到这则微信,相信不少客家人都笑了:炒红薯叶不就是客家人最传统最家常的一道菜?
“当今饮食界返璞归真之风盛行,不少客家饮食传统正与现代人的绿色健康饮食追求相吻合。”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烹饪大师陈钢文评点说,“民以食为天。对于当年辗转迁徙的客家人来说,‘食’,无他,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健康。客家饮食特别注重保健养生,无论是从食材选取、处理还是烹饪,不少做法为今人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首先,在食材选择上,田堤之叶、山野之菌、森林之藤、树茎草头……这些大自然恩赐的绿色健康之物,成了客家素菜的主要食材;山上的飞禽走兽、山塘河溪的鱼虾螺蚬、田间的蛇鳝蛙鼠…… 亦成为客家荤菜的主要食材。试想,哪一样不是当今吃货们梦寐以求的?
其次,在食材处理上,客家人特别讲究“新鲜”,强调现采现宰、现煮现吃;也特别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以刀功见长,一般不作雕饰,食材一般切得较粗、厚,尽量不破坏原料营养。对于食物的加工,客家人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 “土法”,如洗猪肠时用番石榴叶去除异味,做包点时用微生物发酵法使其膨松,等等。
还有,在烹饪技艺上,以前客家人多用柴草生火、所用铁锅较大且厚,对食物一般不作猛火爆炒,而用文火慢炒或焖炖蒸煮,十分讲究火候。另外,客家人喜用药根煲汤,汤料配置十分讲究,烹制出汤菜 “清而不浊”且具有排毒、清热、降火、祛湿、滋补之保健养生功效。
陈钢文指出,客家饮食传统是客家人在长期迁徙过程中,不断寻找食物,根据当地气候、水土、物产等现实环境,在保留原有中原饮食习俗和烹饪方法的基础上,吸收沿途的烹饪技艺,加以变通创造而成。客家饮食传统的核心理念及价值,正是现代人所推崇的绿色、健康。
上一篇:最有腔调月饼吃法 感受别样中秋
下一篇:游天下推出国庆华东五市特价双飞六天游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