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为市民如何安全用气支招 期盼大家平安幸福
随着天气变冷,燃气热水器使用频率的提高,胶管随着温度的下降将变硬,老化的胶管更容易开裂和脱落,同时因门窗关闭的严密,室内通风将变差,一旦泄漏容易造成燃气聚集,如遇火源容易发生户内燃气爆燃事故,为了确保用户使用安全,市城管局提醒市民安全使用燃气 。
安全使用燃气
1.选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由专业厂家生产、符合当地气质要求的燃气器具。
2.出远门或长期不在此屋居住时,务必关闭表前阀。
3.使用电子打火的燃气灶,点火时先开启灶前阀,再开启灶具阀;熄火时先关闭灶前阀,再关闭灶具阀。
4.常开门窗,注意房间的通风换气。尤其在冬季要加倍小心,睡前关好厨房的门,保持卧室的空气纯净。
5.经常检查燃气具开关是否关闭良好,检查室内立管和穿楼板处管道是否锈蚀严重,以防燃气泄漏,造成事故隐患。
6. 燃气具使用时,人不要远离。如果必须离开,应先将炉火熄灭。
7.经常检查燃气管道、阀门是否泄漏。遇到故障,请拨打报警电话或供气单位热线电话。
正确使用管道燃气
1.禁止借用燃气管道攀爬作业、吊挂物品,以免损坏燃气管道及设施,造成燃气泄漏。
2.禁止在管道设施周围堆放杂物和易燃品,以免发生火灾,造成事故。
3.禁止拆除、挪动、损坏燃气管道管码,以免造成燃气泄漏。
4.严禁用户私自驳接燃气管道;用户需增加、改装、拆迁燃气管道等,须到管道燃气公司办理相应手续,由该公司派出专业人员上门服务。私自驳接、改装、拆迁燃气管道等属违法行为。
5.严禁私自暗埋或暗藏燃气管道,否则燃气泄漏,不易发觉,难于检测,易造成更大事故。
6.在同一室内禁止使用两种气源(管道与瓶装),否则极易造成事故。
7.燃气胶管不得靠近灶面,以防被炉火烧坏,发生火灾。
8.用户须配合管道燃气公司安检员进行安全检查工作。
9.用户使用完毕后,须及时关闭灶前阀(旋塞阀);长时间不使用燃气时,应关闭表前阀,确保安全。
10.卫生间除密闭式(强排平衡式)热水器外,不能安装其它类型热水器。其它类型热水器可安装在生活阳台。
正确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放置于用户家中的液化石油气储存器具,对安全使用关系重大。要学会正确使用:
1.更换减压阀。检查减压阀上的密封圈是否脱落丢失,还要注意减压阀与角阀为反扣连接(即逆时针旋转),切记安装时不要拧反。安装好后用手晃动减压阀本体,如摆动就需重新安装。
2.试漏。用户可以经常用肥皂水刷一刷软管、软管与燃气器具的接口处、减压阀与胶管的连接处等部位,检查是否漏气。查出漏气部位应立即更换配件或及时报告供气公司,请求修理。
3.液化气瓶不得私自拆装,更不能倒置和横放。禁止用浇热水等方法加热钢瓶。禁止乱倒液化气瓶中的残液。
4.燃气灶应放在通风良好、周围无易燃物的地方。使用燃气时,必须有人照看。临睡前、外出时,关闭所有燃气开关。
5.正确处理着火事故。一是漏气着火,用浸湿的毛巾立即把气瓶角阀阀门关上,并将气瓶转移到室外空旷处防止爆炸;二是用湿布扑打或覆盖着火点;三是迅速打开门窗,加速通风;四是杜绝一切火种,禁止开关电器具;五是灭火,向“119”报警。
瓶装燃气安全用气常识
1.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请到正规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换气。
2.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先开启钢瓶上的角阀,后开启燃气器具阀门;用气完毕时,应先关闭钢瓶上的角阀,后关闭燃气器具阀门,严禁只关闭燃气器具阀门。
3.每次用气后,要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和燃气器具的关闭情况进行检查,以防漏气。
安全使用与保养燃气灶
1.燃气具应设有意外熄火保护装置;选型必须与所用气源相符合,应安装排气装置,使燃烧产生的废气能充分排出室外;燃气具正常燃烧时,火焰应为蓝色,如出现红火、离焰、脱火等则为不正常燃烧现象。
2.当使用脉冲点火的灶具时,如果发现点火时电火花微弱无力,应及时更换电池。
3.不要将灶具安装在近窗或迎风位置,使用时应避免食物溢流或溅出,以免弄熄炉火。
4.保持灶具的清洁,及时清理炉头积聚的油污或食物残渣,以免影响炉具的正常燃烧。
5.胶管两端(连接阀门和燃气具接口处)务必用专用卡箍固定,防止松脱、漏气。
6.连接阀门与燃气用具的导气胶管应为金属柔性管或强化软管(带增强金属网或纤维网),长度不得超过两米,使用期限一般为18个月,到期应及时更换。
燃气泄漏如何紧急处理
1.立即切断气源。
2.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如果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应用扫帚沿地面往门外扫,切勿开启抽油烟机、排风扇等电器开关,以免引燃室内混合气体,造成爆炸。
3.杜绝火种,严禁开启电器开关。如开灯、按门铃、拨打室内电话或手机等。务必到室外拨打燃气报警电话。
4.如果发现邻居家有燃气泄漏,不要按门铃,务必敲门告知。不要迅速脱下化纤衣服,以免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5.如果有人出现燃气中毒情况,应将其迅速转移到空气流通处,对感觉头晕、恶心的轻微中毒者,可让其先饮糖水、牛奶解毒;对昏迷的中毒者,应立即输氧、保温,同时侧放其头部,以免吐出的东西吸入肺内,引起窒息。同时拨打120紧急救护电话。
液化石油气钢瓶不能充装过量
标准的液化石油气钢瓶都明确规定了最大允许充装量,不允许超装。主要是要保证瓶内留有足够的气空间,使瓶内呈气液平衡状态,以确保钢瓶的使用安全。由于液化石油气膨胀系数大,如果过量充装,在液化充满钢瓶时,温度升高5℃左右时,将会使钢瓶超压而发生破裂。过量充装是极危险的。
燃烧时出现黄火或冒黑烟如何处理?
液化气在灶具上完全燃烧时,是呈浅蓝色火焰。
如出现以下情况时:如气质差、空气供给不足、即不完全燃烧、燃具炉头有堵塞、炉头设计不合格、调压器坏了、气压偏大等,都可能出现黄火和冒黑烟现象,除气质差无法调节外,其他均可通过调节风门大小,清洗燃烧头,更换合格灶具和调压器等简易方法进行火焰调节。如自己不会调节,又长期出现黄火现象的,要请供气站派人上门服务查找原因或进行维修。
如何检查室内燃气具是否正常
检查室内燃气具是否漏气的方法:
1.闻味。在燃气中人工添加了臭味,很容易识别是否漏气。
2.在完全不用气的情况下,查看燃气表的末尾红字是否走动。
3.用肥皂水(或餐洗净配水)涂抹燃气表、阀门及管道接驳处,如果漏气,会有气泡产生并逐渐增大。发现漏气时,要立即向供气公司报修。
4.严禁用明火检查漏气。如果使用的是钢瓶液化石油气,角阀、手轮、密封圈等是否漏气,应用肥皂水加以涂抹,发现连续起泡处即为漏气点。
不能将燃气表、燃气管道封闭起来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家庭居室的布置和装潢进一步提高,为了美观,有些用户将燃气表、燃气管道封闭起来,这样产生了许多不安全因素。
1.一旦发生燃气泄漏,燃气积聚在封闭的空间内,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2.燃气泄漏不易被发觉,最终酿成大祸。
3. 燃气设施需维修时不便操作。
因此,《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严禁用户封闭室内燃气表和燃气管道。
嵌入式灶柜太密封有何危险
嵌入式燃气灶灶柜(特别是聚能灶)太密封,很容易造成炉头内腔未燃烧的燃气沉淀到灶柜中,未燃烧的燃气积聚一定量没有得到及时排放,如果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率达到爆炸极限,就很容易发生爆炸。灶柜太封闭,燃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人呼吸后会造成慢性中毒、头晕、呕吐、浑身无力等症状。
“黑气”的危害
所谓“黑气”就是无燃气经营许可证、无工商营业执照、无税务登记的经营点,一般采取发卡片、许诺优惠等方式上门收集气瓶的。
1.用气安全无保障。“黑气”点为节省成本,使用的钢瓶大多是超期或报废的钢瓶,随时有可能爆裂,发生燃气事故。
2.用户权益无保障。一是“黑气”点无合法经营手续,且流动性大,一旦发生燃气事故,用户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是“黑气”点为吸引老百姓,往往打出低价的幌子,实则在充装时短斤缺两,损害消费者利益。
燃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4.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呼叫120 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7.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8.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发生燃气火灾应采取哪些措施
液化石油气:切断气源是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关键。无论是胶管漏气还是角阀漏气失火,只要立即将角阀关闭,断绝气源,火焰就会很快熄灭。气瓶如是直立放置,火焰就不易直接烧到瓶体,钢瓶也就不易爆炸。
管道燃气:首先要设法切断燃气泄漏点最近的阀门。当阀门附近有火焰时,可以用湿毛巾等物包着关阀门。宾馆饭店等用气大户,必须果断关闭总阀门。如总阀门关闭后仍有大量泄漏应立即报告燃气公司及拨打“110”报警,同时疏散人员,注意预防燃气中毒。
注:当发生燃气火灾时应采用干粉灭火或1211灭火器先行自救,若仍不能控制火情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六妙招省气省钱
1.定期清洁燃气具:要想节省燃气,必须保持热水器和灶具的清洁,尤其要及时清理燃烧器上的油腻物质、铁锈等杂质,以便燃气充分燃烧。
2.学会观察火焰调整风门:燃气在充分燃烧时,火焰呈湛蓝色,这时燃烧的效果较佳。在使用燃气具时可观察一下,如果有红焰、黄焰、回火、离焰、脱火等现象,就要尝试调整一下风门。
3.先关炉前阀门后关钢瓶阀门:做完饭菜后,要及时关掉炉前阀或钢瓶阀门,正确的做法是先关炉前阀或钢瓶阀门,再关灶具开关。
4.防止燃具泄漏燃气:燃气瓶长时间使用后,减压阀与角阀接口之间的胶皮垫圈、手轮旋钮上的垫圈容易磨损造成漏气,市民可以用一些肥皂水在上述部位进行检查,如果某部位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该处有漏气现象,应立即请专业技术人员更换垫圈。
5.不要盲目轻信“节能环”:据介绍,依目前国内的技术,还没有真正能省气并可以直接附加在燃具上的节能产品。对于一些上门推销来历不明的“节气环”、“节能网”之类产品,一定要慎用。
6.省气小技巧:要想省燃气,要从细节入手。如烹饪时,应先把要做的食物准备好再点火,避免“空灶”。平时煮饭最好不要蒸,因为蒸饭时间是焖饭时间的3倍。
本报记者 叶园 戴湄 整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