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彭建文谈河源生态保护时称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质

彭建文在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1 月18 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市长彭建文与惠州、清远市长共同出席发布会。彭建文就河源今后几年的发展思路、战略部署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产业布局与城区扩容提质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让河源成为全场媒体关注、追捧的焦点。

     发展与生态:   没有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河源、惠州、清远3 市均为广东省重要生态保护区,如何处理好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众多省内外主流媒体的聚焦点。记者会伊始,主持人话音未落,广东电视台记者率先抢到第一个“唛”,提出了“3 市都是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方,如何拿出好办法,既守护青山绿水又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彭建文第一个发言,深刻阐述了河源坚持“一个宗旨,两手抓、做好三件大事”的思路和举措,即“坚持生态立市、打造广东绿谷”的宗旨,实施生态旅游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两手抓,加快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扩能增效、深入实施跨江战略三件大事。

     “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没有生态,就没有河源的一切。”彭建文说,一直以来,河源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并将其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定位。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决定,河源定位为生态保护区。自此,河源从长远的发展定位来考虑,将生态保护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即“如果没有绿水青山,宁愿不要金山银山。”

     谈到加快发展时,彭建文指出,河源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而要推动河源经济加快发展,关键在于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他说,河源将着力 “两手抓”,一手抓好生态旅游发展,一手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彭建文说,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河源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河源发展工业经济没有“村村冒烟、处处点火”,而是走出了一条“点上开花、面上保护”的路子。即在一区六园发展工业,其他地方腾出来全部实行环境保护。他特别指出,河源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招商选资时,尤其注重引进“占地少、效益高、创新多、能耗低、生态好” 的项目,以此推动河源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

     新区建设:     今年或投入50亿元

     河源江东新区作为粤东西北地区12 个地市规划建设的新区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第三个 “抢唛”成功的《南方日报》记者,特别问到了河源如何解决新区规划建设的设施、资金、产业这三大关键问题。

     彭建文首先介绍了江东新区开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他说,目前,江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已获得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江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也已编制完成,现启动了起步区征地拆迁和项目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江东新区建设,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彭建文透露,当前,河源正在全力筹集资金,推动江东新区加快开发建设。他表示,河源今年有望筹集约50 亿元资金,投入到江东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及征地拆迁工作中。彭建文说,在江东新区起步区中,河源规划了2.3 平方公里的区域将作为起步区的产业园区,届时把水产业园和稀土产业园中部分引进的项目,放到这个产业园区,通过产业项目带动,有利于实现产城互动。彭建文表示,尽管省里去年才批准江东新区的发展总规,但河源早谋划、早落实,目前正在筹建江东新区的领导机构。接下来,河源将先把江东新区建立起来,然后再建镇,最终的目标是建成行政区。届时,河源中心城区将有源城区和江东新区,中心城区首位度低、辐射带动力不强的局面将得到有效扭转。

     水质保护: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质

     在过去一年,河源灯塔盆地、万绿湖生态旅游园、新丰江水库先后拿到中央、省竞争性扶持资金,是中央、省竞争性扶持资金PK 的最大“赢家”,被誉为“PK 之王”。其中,新丰江水库获得扶持资金备受珠三角及香港地区同胞关注。

     “新丰江水库,是一湖‘政治水’、‘生命水’和‘经济水’,肩负着为下游的惠州、东莞、深圳和香港地区4000 万人民提供饮用水源的重任。”就河源下一步如何用好扶持资金,保护好新丰江库区水质,彭建文当场向与会记者作出承诺: “河源会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新丰江水库的优质水资源。”

     彭建文表示,今后两年,河源将分年度实施56 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目前所有项目都已获批复,其中17 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今年,河源把启动新丰江水库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生态修复、环境监管能力提升、污染源治理等工程列入了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全力推进。目前,56 个项目概算总投资17.75 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5.93 亿元,其余省、市投入按3: 4 的比例分摊,现省市项目经费均已落实。同时,河源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东江流域水环境整治绩效与党政一把手考核挂钩等最严格的管理规定,建立了协调管理、跨区联动、投融资、监测预警、生态激励、督查考核等六大保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产业发展:     做活水文章实现绿富双赢

     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关键在产业园区,关键在好项目、大项目。南方网记者提问,河源将如何做好做活“水头”、“木头”、“石头” 文章,实现绿富双赢?

     “要做好河源的事业,就要依托河源的优势资源和自然禀赋。” 彭建文解释道,形象一点来说,就是要“保”、“用”结合,做好“水头”、 “木头”、“石头”文章。只有用好用活“水头”、“石头”、“木头”,河源才有奔头。

     彭建文说,做好“水头”文章,就是依托河源优质饮用水的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水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和食品产业等特色产业;做好“石头”文章,就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用好河源的矿产资源优势,推动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矿产资源开发向 “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做好“木头” 文章,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同时,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本报记者 吴志坚 文/图






上一篇:多部门联合下乡开展节前慰问活动为贫困家庭送温暖
下一篇:春节期间发现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请拨打3300090举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