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河源发展提供新思路
本报讯(记者 吴志坚)昨日,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扩大)学习会,专门邀请到国家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问题专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李左东作客河源讲坛,主讲“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市委书记何忠友、市长彭建文、市政协主席龚佐林等市几套班子领导聆听了讲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主持学习会。
会前,何忠友、彭建文等市领导会见了李左东,就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市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讲座中,李左东引用丰富的资料与翔实的数据,以鲜活生动的语言,清晰地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并就政府如何采取有效政策应对面临的经济安全与环境恶化两方面威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我市党员干部正确理解、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推进河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李左东认为,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判断是货币供应太多,而消费水平太低。改革开放35 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庞大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导致内需不足、通胀压力上升,因此,改变以出口为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要求我们把经济增长优先战略转向就业增长优先战略,把外贸转“内贸”,重点发展服务业,重点支持民营企业。
在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行深刻剖析后,李左东抛出了“中国怎么办?”的问题。她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央已明确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表述,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要依靠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进一步调控经济杠杆、调整要素价格,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均衡的汇率政策。她相信,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的未来一定会走得更好、更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