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建民心工程让百姓喝放心水
工作人员利用测漏仪对地下管网进行检测。
市城管局、市水业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到丰源新村检查管网铺设工作。
今年7 月份开通 24 小时全天候热线电话。
阅读提示:
水是生命之源,和水相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市水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水”文章,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在供水基础建设、管网改造、清理漏水管网等民生工程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
上半年成绩:大力改善市区供水环境
据市水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华介绍,今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大对市区供水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从而实现了城市供水与市政建设同步运行,更好地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上半年,市水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30 多万元,对文景小区、火车站裕华楼、光明路北二巷、丰源新村1 组、万绿湖大道口岸、白岭头格岭村、康乐路、新港路口、大同路金碧花园前、广场路祥福楼、纬十二路下村、华达街三星厂前、沿江路等区域实施管网改造升级,管网总长7.5公里,受益用户1300 余户,有效地解决周边区域和小区供水压力不足,用户用水难的问题。
此外,还投入资金约52万元,对水厂沉淀加药、消毒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由原来的液氯消毒改为次氯酸钠消毒,有效提升水厂、水质达标等,进一步改善市区水厂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06 项指标要求。
查漏:降低市政管网的漏失率
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连通千家万户的生命线。目前,新市区配套管网尚不完善,再加上部分管道年久老化严重,导致管网漏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降低市政管网的漏失率,降低供水成本,市水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供水管网查漏降耗管理工作,邀请专业探漏队配合公司探漏小组,对输水管及市区管网漏点进行全面探测。
“在交通负荷、自然老化腐蚀及不良施工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管网漏水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杨华介绍说,管道大部分是顺着道路铺设的,这些管道被行驶在道路上的重型运输车辆碾压,极容易造成接口管道漏水,甚至可能发生爆管。此外,新市区有部分供水管网使用时间较长,有些管道出现锈蚀的情况,抗压能力也随之降低,这也会导致管网出现断裂、渗漏水等现象。
对此,公司加强了对供水管网钢砼接口处的渗漏普查工作。据统计,上半年在市区累计抢修各种管道1703次,更换各种水表130个,探测并及时修复漏点23处,对管网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维修及时性,有效降低管网漏失率。杨华表示,今后,还将逐步完善管网资料,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及水力模型,对城区老化不合理的主干管网进行更新改造。
服务:用水问题全天候24小时受理
供水业务咨询、查询水费、停水、报漏、水质方面……在生活中,市民常常会遇到供水方面的烦恼。想咨询、想投诉也不知找哪个部室。从7 月中旬起,大家再也不必为这样的事烦心了,因为该公司成立热线服务中心,只要拨打3364722 的电话号码,就有工作人员24小时为您服务。
“以前有关供水的问题,在拨打水业集团的电话时,常常要区分所反映问题的性质,再让用户向其他科室反映问题。现在,有了新的服务热线,只要是与水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向 3364722 进行反映,而且很快就会得到回复。”杨华说,热线平台的升级,全面提升了水业热线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及时传达、受理用户反映问题,完善服务质量。据统计,热线服务中心成立一个多月以来,已累计受理投诉电话300 多个,受理内容涉及报修、水压、水费查询、水质、业务咨询等方面的投诉、咨询。
杨华表示,为进一步增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接下来,还将在9月份开通网站、微信公众号,届时,用户可通过网络平台查询到水质信息、停水信息、水费信息,以及业务办理指南、用水小常识等。此外,为进一步拓宽水费收缴渠道,公司力争与市区多家金融单位合作,足不出户代扣代缴水费业务,以方便用水户缴费。
用水高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进入夏季供水高峰期,市区日最高供水量已突破11.5 万吨,从6 月28 日起,市水业集团新丰江原水加压站已连续 24 小时全天候加压取水,但仍然难以满足市区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部分区域出现供水水压不足等问题。
为积极应对今年夏季供水高峰,该公司成立应对高峰期供水应急领导小组,由杨华任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高峰供水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人员24小时待命,保持高度集中,增强城市供水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高峰期市区供水正常、安全运行。
据介绍,该公司充分利用现有水厂生产能力,做好供水调度、调峰错峰日常相关工作,充分发展挥其潜能及使用效能;在确保原水加压泵站设备设施安全的前提下,24小时全天候开足马力生产,增加原水供应。同时,采取技术改造等措施,全力挖掘市区供水潜能;加强供水设备、设施巡查、巡检工作,确保市区供水设备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备好、备足应急抢修材料及物资,提高供水抢修效率,在发生爆管突发供水事故时,快速修复,减少对用户用水的影响。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利用一切资源和手段应对接下来的供水高峰,确保市民正常用水。
新水厂建设: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随着新市区人口和用水规模的迅速增加,现有水厂供水能力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谋划新水厂工程建设,以满足居民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保障城市供水的稳定性。
据介绍,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该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市住建局已核准城北水厂选址,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环评报告通过市环保局批准。项目建设规模已确定,取水口及水源取水方案、取水管线走向、水厂建设用地指标已获政府和规划部门的确认,原水管设计准备委托设计单位开始实施,力争今冬明春开工建设。市水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叶东亮表示,“待新水厂项目竣工投产后,市区用水难的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
五年计划:投资8430多万改造市政供水管网
市区一些供水管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铺设的,经长期使用,铸铁管及混泥土管锈蚀严重,漏水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居民小区还经常会出现“黄泥水”问题。结合新市区供水管网现状和配套新水厂建成后配水的需要,水业集团计划五年内投资8430 多万元用于市政供水管网的改造,逐步改造建设大道等老旧市政供水管网,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杨华介绍,在2008年至今年6月,新市区的市政管网及低压区域管网改造已经完成95.35 公里,总投资1.2 亿元。杨华表示,接下来,将利用5 年时间对城区主干管进行改造,并将原来的混凝土管和铸铁管更换为墨铸铁管,同时扩大供水管的管径。据了解,此次改造供水管网主要为建设大道 DN600(河源大道至中山大道),永福路DN600(河源大道至新风路段),沿江路DN400(住建局前至益和花园),文明路 DN500(河源大道至大同路段),大同路DN400(红星路至沿江路段),高塘DN400 供水管(高塘高压站至鹰牌陶瓷厂前)。此外,还将对市区低压区小管网进行改造,将现有市政镀锌管改为PE管。上述8个项目拟铺设 DN400 至800 毫米球墨铸管,约 17.1公里,低压区改造将现有市政镀锌管逐步改为PE管,项目投资总费用约人民币8430 万元。
本报记者 戴湄 文 谭兴孚 图
上一篇:揭秘自来水怎样进入百姓家
下一篇: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谋发展惠民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