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36个垃圾中转站进行升级改造 年底将完成20座
本报讯 记者 戴湄 为提升城市管理形象和推进“巩卫”工作,进一步提高市区环境卫生质量,我市投入300 多万元对市区 36 个垃圾中转站进行升级改造。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目前,已完成紫金桥、宝源路、西环路垃圾中转站的改造任务,今年底,将完成20 座垃圾中转站的改造,并争取明年完成全部改造任务。改造后的垃圾中转站将为提高我市环境卫生质量发挥重大作用。
垃圾中转店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环卫设施。记者在市城管局了解到,市区现有垃圾中转站36 座,其中只有1 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其他35 座都是简约的垃圾中转站。这些垃圾中转站担负着市区人们的生活垃圾中转清运任务,日清运垃圾550— 600 吨,高峰期可达700 吨。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市区面积的日益扩大,市区内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大大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而且,这些简易的垃圾中转站设备简陋,垃圾裸露,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且有部分垃圾渗滤液无法排放,导致周边环境恶臭,不少人对中转站臭味儿混杂,污水横流的景象,早已是见怪不怪。
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城管局将分期分批对市区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据市城管局环卫科负责人介绍,改造工程主要是对中转站的内墙粉刷一新,并贴上了两三米高的瓷砖,便于今后清洗作业,此外,改造污水循环设施,确保今后不再有污水外流。
昨日,记者在位于宝源路附近的垃圾中转站看到,该垃圾中转站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升级改造工程,面貌已焕然一新,大门油漆的颜色是代表河源的“春天绿”,而窗户的栏杆也是按照客家的特色改造,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清洁工作,今日将正式启用。据介绍,宝源路垃圾中转站是全市需要升级改造的36 个垃圾中转站之一,该垃圾中转站之前存在设备陈旧老化、转运工作状态不理想、管理跟不上导致周边环境差等问题。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升级改造,已经按高标准、高要求设计,建筑实用美观、与整体环境协调一致。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紫金桥、宝源路、西环路垃圾中转站的改造任务,今年底,还将完成20座垃圾中转站的改造,明年,将争取完成所有垃圾中转站的改造。“随着垃圾中转站逐步改造完工,周边居民不再喊臭。”该负责人说,中转站的改造将有效改善市区生活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有效提高市区环境卫生的质量。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