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孤独
今天是腊月十八,快过年了。
每每过年的假期里,三五个许久未见的好友总会出来聚聚会,联络联络感情。在把酒言欢,畅谈未来,共叙美好之际,总有一群人喜欢静静地坐着,拿着手机,刷着微信、微博、qq空间,看到好笑处,突然就笑出声来,似乎与身边的人划开了距离。
曾有网友改用泰戈尔的著名诗句说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坐在你对面,你却在玩手机。”手机、网络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让我们与友人的交际更加便利,却同时也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加孤独。
一
有人戏说,有了手机后,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不是洗脸,不是刷牙,而是拿起手机。看看QQ上有没人留言,看微博上有没有新的回复、转发,看微信朋友圈里有什么更新。每天握着手机入睡,再握着手机清醒……生活越来越便捷,一个小屏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包括交流。
有次,朋友跟笔者抱怨,现在的聚会都变成了集体刷手机了。不久前,她参加了一个小学同学的婚礼,一群旧日同窗好不容易聚在了一起。原本,旧友相聚,应该是大家热络交流。然而,现实往往出乎人意料。8个人坐到一起,有人在自拍,有人在拍刚端上来的很有看相的一盘菜,更多的是一边刷手机,一边跟身边的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看到好笑处,就告诉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来转发、评论。本来应该热热闹闹的饭局,变成了大家都低头看着手机不停傻笑。
聚会本来就是近距离沟通的一种形式,而你却醉心于虚拟世界,那就莫名地与身边的朋友产生了一种心灵上的距离。手机已经成为影响饭局中朋友之间交流和享受美食的黑手,甚至造成冷场。正如网友感言:“拇指运动让我们变得无礼。”
二
在笔者的校园时代,写信是一种与远方朋友沟通的方式。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手机,想要联系,只能通过信件。那时候的我,常与远在长沙的表姐通信,往来也写了上十万字的书信。每周我都会留意学校收发室的收件箱,每次都是最积极去帮班里同学拿信,每次拿到信,都不胜欢喜。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信件,所说的事情,无非就是一些家长里短、身边琐事,一些快乐的事,一些烦恼的事,就像现在朋友圈里所诉说的每天发生的事情。又或者斗斗智,夹杂上一张信笺,写了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或是一些难解的九宫格题,看看对方能不能解答出来。
然而,当我们有了手机后,可以发短信,可以上QQ、微博、微信后,信不写了,连联系也都少了。联络的容易,反而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松散和扁平化了。过去的时代,我们每每遇到某一个朋友,总会絮絮叨叨地诉说这几年的变化。而今天,我们掌握了每一个朋友的微信、微博等,可以轻易地看到每个人的生活,可以轻易地了解到每个人的事情。有时候,真正停下来认真聊天,反而就变成了谈生意、谈事情。我们已逐渐将自己孤立起来了,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泛泛之交。所谓的交情,也就演变成了人脉。
三
曾有段时间,一种名叫“ 手机叠叠乐”的游戏在朋友间甚是流行。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聚会的时候所有人都交出手机,叠在一起,谁受不了先碰了手机谁就要为这餐买单。要说,为什么会流行这种游戏,多半是很多人都不爽手机控的行为。因为朋友聚会,不少手机控都要先拍照,上传到网络,然后再吃饭,而席间也多半时间是在低头玩手机,不多说话,对于朋友的主动交谈作出心不在焉的回答。
技术手段的先进,让沟通更加便利,也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封闭。也不知道是我们利用了科学技术,还是我们被科技所“俘虏”,甘愿活在那个虚拟的空间。当有一天,我们面对面坐着,只剩指尖在动,那样的场景多么的孤独,也多么的扫兴。试想,在周末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放下手机,就是面对面聊天,讲讲那些不方便发在朋友圈的话,谈谈心,也好过你窝在床上,噼里啪啦地敲着字说,想你们了。
刘 曦
上一篇:女司机等于“马路杀手”?
下一篇:二胎保证书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