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 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群星村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群众奔小康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东源县以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补齐乡风文明建设短板,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乡村新时代社会风气呈现新气象。


群星村乡风文明墙绘。

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国庆长假,在广州工作的吴先生回到自己的家乡——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群星村,为家乡的变化点赞,昔日的泥泞道路变成了平整水泥路,村主干道两旁的房屋外墙完成立面改造,沿着乡间村道漫步,随处即景,心情舒畅。

群星村是省定贫困村,深圳市文联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梁超告诉记者,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扶贫工作队将文联工作优势与社会爱心力量结合起来,联系深圳市读书月组委会为村里送来5000册新图书,新建“农家书屋”,还组织深圳艺术家为村民送春联,动员深圳的社会组织为村里学校捐赠音响设备。

群星村是典型的客家村,保留着大量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村里“泰兴围”客家围屋的青砖灰雕依然留存,目前,村里正加紧挖掘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深圳市文联正帮助挖掘吴仰标烈士祖居等红色资源,为“红色村”创建寻求突破口。梁超说,希望通过“文化+扶贫”精准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户“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

据了解,为积极探索具有东源特色的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之路,东源县积极利用对口帮扶契机,充分调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乡贤等各方面力量和作用,构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大格局,在全县掀起以省定50个贫困村加22个面上村为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的热潮,文化广场、村文化服务中心等文体基础设施已经成了示范村标配设施,而其他211个面上村也在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全县乡村整体面貌得到有效提升。

文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多年来,东源县通过推进文化强县、教育“创强”“创均”和“推现”工程,县、镇、村三级基础教育软硬件建设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全面改善。其中,该县“五馆一宫两中心一长廊”全面完成建成并投入使用;规划覆盖所有村(居)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200个;全县完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示范点8个,阮啸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粤赣古驿道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并提升了在全省范围内的知名度,各省定相对贫困村和面上村的古建筑开发利用、宗祠文化项目、综合性文体广场等基层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也遍地开花,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公共文教体服务新格局初步构建。

此外,从2019年开始,东源县重点培育扶持两个民间文艺团体,开展“开心广场·百姓舞台”文化惠民巡回演出活动,每年在全县巡回演出61场广场文艺演出,送电影下乡3096场。东源还广泛开展“文化东源·欢乐广场”等广场文化活动,并充分结合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城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吴彬霞






上一篇:村里来了农村科技特派员 送技术到田间地头
下一篇:居民做饭时发现蛇爬进厨房 消防员迅速擒获放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