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是种病,得治
这几日,备受期待的仙侠剧《花千骨》开播,网友们又热闹了,都说又出了一个玛丽苏女主角。纵观当前的电视荧屏,玛丽苏剧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狂,万能型女主分分钟搞定天下,小白型女主化身无敌圣女,种种不作死不会死的桥段,如同走马灯一样在我们面前巡回上演。
玛丽苏这个频频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词,用在小说、电视剧中,玛丽苏就是主角的光环万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用在现实生活中,那就是过度自恋,靠自己主观臆想生活的人。在笔者看来,玛丽苏就是一种病,是一种“自以为是主角” 的病,要治。而能治好这种病的唯一良药就是成长,让自己的思想成熟。
一
在说玛丽苏的时候,我们先普及一下同人小说这个概念。同人小说,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说。换句话来说,同人小说,就是以原著为基础,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个人的主观臆想,进行二次创作、改得面目全非的小说。
而玛丽苏,就是同人小说圈里出现的术语。在同人文中虚构出一个真实剧情中没有的主角,此主角往往很好很强大,与真实剧情中的人气角色纠缠不清,暧昧不断,桃花朵朵开。玛丽苏的原始形象,最早来自一篇美国《星际迷航》圈的同人小说中一个自创女性人物,“玛丽·苏上尉”,是个年轻美丽无所不能的女子。自此这个术语就传遍各国同人圈成为一个基础术语。
如今,玛丽苏这个词已经走出了小说,从自我投射无所不能、无人不爱自己的小说形象,走向我们的现实生活。大多数患有“玛丽苏综合征” 的人会喜欢想象不切实际的事情,并且这些人都会很认真地对待他们在常人眼中不可思议的行为,例如觉得自己是王子,是公主,需要他人格外迁就和呵护。有时候这些人会让人觉得极其自恋,是典型的不作死不会死类型的人。
二
一般而言,写玛丽苏小说的是小萝莉、小姑娘们。从根本上来说,玛丽苏小说是以一种补偿心理的状态出现的。这些小姑娘们,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充满了幻想。然而现实却不能满足她们的幻想,如拥有万人迷特质、持有源源不断的零花钱、头脑聪明等等。当现实和幻想相冲突的时候,出于一种自我满足的心理,她就会给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己是世界的主宰。
放在现实生活中,患有玛丽苏病症的人,就是一种自以为自己是主角,永远充满光环的人。他们通常认为,世界就是他们所理解的那样,他们所做的每一个举措都是能引起分分钟几百万的事件。因此,他们平时所做的那些迥异于常人、匪夷所思,在常人看来是做作得不能再过分的举动,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个性,是特性,是尔等俗人不能比及的存在。
三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有那么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过剩阶段,每个人都曾经会患有一种叫 “玛丽苏”的病。它的感染,只是在宣告成长的开始。只是到最后,有的变成了成年玛丽苏,有的变成了普通人,有的会变成独立自主的新时代人。
虽然我们都曾是患者,但无需惊慌。在成长的浪潮中,只要我们在挫折中努力成长,在逆境中奋勇向前,丰富了阅历,完善了世界观人生观,再通过适时引导和必要时的批判敲打,学会抑制过剩的欲望,明白了该怎样和他人相处,从个人逐渐走向社会。这是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真正能治愈“玛丽苏综合征”的药是成长,是勇往直前的那个自己。
而那些不愿意成长,永远缩在保护壳里,不愿意面对困难的人,永远活在幻想的世界,那她的“玛丽苏综合征”就永远不会痊愈。随着年岁的增长,她就会变成一个成年玛丽苏,永远活在幻想的粉红色泡沫里,却在现实中四处碰壁,永远成为不了自己心目中那个无所不能的人。
上一篇:让地理标志带富一方
下一篇:带薪探亲假 缘何被锁深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