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别让传统节日只剩下“吃”

过几日就是端午节。在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最有代表性、最贴近广大民众的习俗就是吃粽子。在现在,粽子也不再是以前的自家包的那么简单,纵观河源大大小小的超市,各种品牌、各种价位的粽子应有尽有,精装、简装的任君挑选。

然而,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奢侈”粽子却坏了端午的节味,吃着所谓的天价速冻粽子总感觉有些黯然。从中秋的豪华月饼、元宵的高端汤圆,再到如今超市里的“天价”粽子,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节日的传统食品的价值,只是由价格来体现了;似乎买越奢侈的吃食,方能吃出节日的气氛。是谁把传统节日异化成了“奢侈”吃的节日?

端午的传统已经绵延了上千年,许多风俗也被岁月风沙掩埋,一个 “吃”字却历久弥新。在欧阳修的《渔家傲》中写道:“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端午的“节”气立时浓了起来。

小时候有幸见过朋友家包粽子。买几斤五花肉,洗几片粽叶,清水淘净糯米,再用酱油、盐、白糖拌匀就能备用了。只见朋友的母亲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放糯米、猪肉,在娴熟的指尖下,折粽叶、铺米、填馅、绑绳,一个粽子就成型了,可以下锅煮了。粽子一出锅,热气蒸腾飘散,百步开外都能闻到缕缕清香。

回想起这些传统的手工粽做法,那些勤劳妇女的形象依然在我脑海中呈现,那抹粽香依然萦绕心头。这些手工粽,不论咸香四溢的鲜肉粽,还是清香软糯的裹蒸粽,即便一只普通简单的枧水粽,配上白砂糖或蜂蜜,混搭着竹叶的清香,也有万种风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包装朴实的粽子也穿上了华丽的外衣,走进了各大商场超市的售卖柜。与“天价月饼”一样,粽子已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食品了。其包装盒简直就是“百宝箱”,不仅做工精美、价格不菲,而且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经过一番“搭配”,虽然吃起来的味道无差别,但粽子的售价却有了大变化。粽子的过度的包装,使我们获得了华而不实的“椟”,而“珠”——商品的内在价值,包括其物质价值与文化价值,却被忽略了、抛弃了。有网友写了首打油诗来戏讽,“粽子穿上黄金甲,几只飞入百姓家?奢侈浪费已不妥,暗藏腐败更可怕。”

当然,近几年来,随着“八项规定” 和厉行节约的影响,动辄上千元的天价粽已踪迹难寻,滋生腐败的礼盒粽子的销售也遇冷,只剩下售价几百的粽子还在架上销售。到了端午前夕,这些包装精美的粽子也顺手成了走亲访友的礼品。你送给我,我转送给他人,成为了人情的一种寄托品。真正吃粽子的人,却已难寻其传统的美味。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头戏,然而,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奢侈粽子却坏了端午的节味,再怎么也回归不到传统节日的那份朴实,只剩下“奢侈”。古人吃粽子,为的是人物纪念和文化传承,看重的是节日气氛和家庭温情。而现代人买粽子,为的是人情往来和社会交换,看重的是权力、地位和现实利益。当传统节日被异化为世俗的、利益化的通道,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文化内涵。与其在超市购买那些包装精美的粽子,还不如自己包。有网友表示,现在的节味越来越淡了,自己动手包粽子,更能体现过节的气氛。“跟家人一起包粽子,也是节日的一部分,就像春节包饺子一样。”

现在都流行返璞归真,对于传统节日而言,回归本源是比吃更重要的东西。想想看这个画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你一手我一手地包粽子,这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传承。快到端午了,快组织家人一起来包粽子,闻着家家户户的粽叶香,别让传统节日只剩“奢侈”吃。

西 西



相关热词搜索:传统节日


上一篇:保护古树“安享晚年”
下一篇:别把实习生当成“包身工”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