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农贸市场成卫生死角
本报8 月5 日报道:上月中旬,我市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复检要求开展了一次模拟暗访,不动声响地对市区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居民住宅小区等场所的卫生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而根据近日暗访组出示的暗访报告,农贸市场卫生是扣分最多的项目,成为了我市迎接复检最薄弱的环节。
点评:如果要评选一个河源市民最不愿意去、又不得不去的地方,农贸市场的排名绝对名列前茅。尽管市区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达到30 多个,但市场卫生环境糟糕、污水横流、占道经营严重等,却成了市民对这些市场的直观普遍感受。客观地说,河源在近几年始终把提高城市形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些如市商业中心这样高规格项目的建成也的确让市区越来越有珠三角大城市的感觉,但是在华丽的外表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贸市场仍然还停留在 “生产队”水平,就有点与城市化的进程格格不入了。且不说让河源的农贸市场一尘不染,只要相关部门能够找准管理的弱点,真正从机制上去改变现貌,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去市场就不用再捂着鼻子,左闪右躲地上的积水,安安心心地买菜了。
本报8 月4 日报道:昨日,市长彭建文主持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我市下一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据悉,为了完成好今年30642 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防止以改造为名义谋取私利情况发生,我市将成立专门督查组,对农村危房改造的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监督,对有虚报、误报农村危房改造数量的镇村干部领导,将坚决予以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甚至免职。
点评: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拉动经济的发展工程。然而,这样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却容易因一些地方和干部违法违规使用政府补助资金或借机谋取私利,致使其蒙受恶劣影响。对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出现虚报、误报改造数量等“跑偏”现象,还需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反腐力度。在落实造福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时,要始终架好制度防腐、反腐的高压线,只有让腐败的“蛀虫” 不敢腐、不能腐,各项民心工程才能真正造福百姓、温暖民心,才能真正成为惠民生、促发展的德政工程。
栏目主持:黄冉
上一篇:拒绝贷款
下一篇:无人机巡查山区 捣毁高污染黑作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