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月饼君"最受欢迎?市民DIY月饼渐成新风尚
DIY 月饼在我市渐成风尚,图为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冰皮月饼。
又快到中秋佳节了,月饼,是中秋节当仁不让的主角。记者走访时注意到,前两年因五仁月饼而掀起的网络讨论热潮余热未散,今年网友又开始轮番晒出各种“奇葩”馅月饼。而个性化定制的DIY 月饼也随着电商渠道的通畅,在微信、微博卖得特别火。今年,关于“月饼君”又有哪些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话题1
DIY 月饼渐成新风尚
“每年在外面购买月饼吃,都没什么新鲜感了,今年的月饼我要自己做。”市民吴小姐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在网上购买了一套月饼模具和一些月饼馅,一共不到100 元,经济又实惠,比起直接买现成的,DIY 的过程应该非常温馨有趣,而且不含任何防腐剂,吃起来更加放心。
同样喜欢自己制作月饼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制作月饼可以根据口味来选择馅料,丰俭由人,甜咸自选。“月饼的制作方法我是从网上学来的,非常简单。”陈小姐说,自从她上个月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了一组自制冰皮月饼的照片后,便引来不少朋友预定。陈小姐说,相比传统的月饼,冰皮月饼不用烘烤,低油低糖、外形时尚,而且口味也新颖,可以制作出蓝莓芝士、榴莲芝士、栗子、绿豆等口味的冰皮月饼。陈小姐说,她还特意在网上购买了一些精美的包装盒,准备将自己DIY的月饼馈赠亲朋好友。
话题2
“朋友圈”月饼卖得火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微信朋友圈火热,今年月饼的销售方式,除了各大超市及酒店的常规销售外,微信营销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业内人士提醒,微信购买月饼虽然选择多多,也非常方便,但市民选购前还是要擦亮眼睛,切勿买了不合格的月饼。
“各位亲,有需要月饼的请和我联系,价格优惠,品质保证。”“朋友家的月饼,口味丰富,现在订购折扣低,团购有更优惠的价格。”随着中秋的临近,朋友圈都给月饼等美食刷屏了,许多网友用微信、微博等新方式进行月饼营销。“每天在朋友圈里都能见到月饼促销链接,各品牌都有。”市民廖先生说,近期月饼促销简直是刷屏的节奏,这让他恍然感觉“中秋快到了”。
需要提醒的是,月饼互联网销售虽然选择多,也很方便,但消费者在朋友圈选购月饼时,最好找口碑好的微商购买,同时要注意食品卫生和安全等问题。据了解,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指出,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将自行设立的网站或者所在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网址、IP 地址,书面告知原颁发许可或者备案凭证的食药监部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同时应当在其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相关信息应当真实、准确、画面清晰,容易辨识。
话题3
网友吐槽“黑暗系”月饼
五仁月饼,可谓是月饼中最古老的口味之一,馅中有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和瓜子仁,而取名“五仁”,不过,这一经典月饼馅儿,近两年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各种吐槽,甚至要让五仁滚出月饼界。今年,网友们继续对五仁月饼吐槽,很多人认为,五仁月饼甜不甜咸不咸,很难吃,并将其称为“黑暗料理”。
就在五仁月饼垂死挣扎之时,那些奇葩月饼又一次被网友曝光。日前,《这些 “黑暗系”月饼你吃过吗?给“十仁月饼”跪了》的帖子红遍朋友圈。像鲜肉炸菜月饼、菊花普洱月饼、酸辣月饼、巧克力香辣牛肉月饼等,绝对刷新你对月饼的认知。此外,还有在传统五仁馅料的基础上,另增加五种其他馅料而成的“十仁”月饼。
提醒:
七类人不宜多吃月饼
虽然中秋节还没到,但喜欢尝鲜的市民早已经把月饼尝遍。对此,医生提醒,月饼虽然好吃,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它的美味,七类人不宜多吃月饼。即使是“无糖”, 月饼仍然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患者:月饼含糖量高,多吃可使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应选择无糖或低糖月饼。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难以承受大量的高糖、高脂肪食品。
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多吃月饼可引起疾病发作,食用过多的月饼还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
老人:因为老人新陈代谢慢,很容易造成积食和消化不良,引起胃肠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月饼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缺血程度,甚至诱发心肌梗塞。
十二指肠炎或胃炎患者:月饼会促使胃酸分泌,对疾病愈合不利,应控制食用。
肾脏病患者:大多月饼含糖量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容易诱发肾衰竭。
本报记者 戴湄
日前,由团区委主办,区青年一家等联合承办的2015 南粤(源城)幸福活动周暨“关爱他人·温暖中秋”义卖柚子活动启动。义卖所得利润将用来慰问贫困孤寡老人和单亲家庭等困难群体。此外,团市委、市扶贫办、市志愿者联合会联合河源邮政速递还发起以“‘饼’承爱心·月满河源”为主题的爱心捐赠活动,将募集到的月饼送到困难群体手中。
本报记者 朱冀 陈仕平 摄
新闻1+1
中秋将至,当季水果热销
本报讯 记者 邹力 中秋佳节将至,水果的供销情况也逐渐升温。一些时令水果如柚子、哈密瓜、柿子、石榴等大量出现,水果价格相比平时也有略微上涨。
日前,记者走访了老城区的水果街批发市场,发现前段时间热销的西瓜、桃子等水果数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秋季的各种时令水果,如柚子、柿子、石榴等。据一些水果商家介绍,由于临近中秋,很多水果都开始热卖,销量迅速上涨。“近期市民来买水果都是选择箱装水果的,价格不高,但走亲访友会更加体面。”水果店老板告诉记者,眼下市场上的很多水果皆为新上市,还不是最好吃的时机。例如柚子每斤为3 至4.5 元,红肉的柚子更贵些,新出的这些柚子甜度还不是很够,要等到10、11 月才能吃到口感更好的柚子。“哈密瓜的价格为3.5 元/斤、苹果6 至8 元/斤、青提子6 元/斤、红葡萄5 元/斤…… 总体来说,水果的价格相较平时有略微上涨,但与往年同期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该水果店老板告诉记者,临近中秋节,水果市场正式进入销售旺季,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到节前一两天价格有可能还会出现小幅的上涨。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