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启动自然村人文普查工作 摸清1万多个村居家底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近日,我市召开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暨年报资料和年鉴评议会,正式启动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接下来,我市将对10579个自然村进行名称、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姓氏源流等方面的普查,提高我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和年鉴编纂质量水平,努力推动全市地方志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据悉,此次普查工作将以自然村为普查单位,以名称、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姓氏源流、人口、民族、民系、方言、民居、宗祠、风俗习惯、家谱族谱、家规族规、宗教信仰、文物遗址、掌故传说、历史事件、人物、华人华侨与港澳台同胞等为主要普查内容,坚持“能查尽查”的原则,全面摸清自然村落历史人文状况,搜集整理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文字资料、图片、音像资料等。
根据部署,各县区要在本月底前成立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启动部署普查工作,2018年完成普查工作并出版《调查》,建立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数据库,2020年完成专题调研报告。目前,我市已选取和平县林寨镇作为试点开展普查,并将在明年2月底前,完成试点单位资料搜集与填报、《调查》条目初稿撰写、总纂。
开展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是一项重要基础性文化工程,对提升河源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各级普查工作机构和人员要深化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按时保质完成此次普查工作,同时要修编服务并重,努力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好我市地方志工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