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观音仍是菩萨不是佛
《法华经》说:为了救苦救难,观音菩萨能现出三十三种身形,有白衣(送子)观音、杨柳观音、龙头观音、延命观音、水月观音、鱼篮观音、蛤蜊观音……
观音本是印度古代一个小国的太子,叫不眴,男性。我国北宋时《太平广记》也记载观音是男的。但到了明朝时,观音已变成美女了。究其原因,一是有人认为,观音是妙庄王(春秋时期的楚庄王)的三公主妙善。据说妙善五岁诵经,后躲到深山苦修,成了菩萨,所以应该是女的。二是有人认为观音法力无边,许多化身都是女的,当然应该如此。观音从男变成女,既是中国佛教信徒的 “创造”,也是广大妇女信仰上的需要。
依照观音的法力、修行、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为啥仍是菩萨不是佛?带着这种疑惑,前年我到普陀山参观时,曾专门请教了普济寺的住持。他说:在佛界,佛的地位最高,其次是菩萨、金刚、罗汉等。就菩萨而言,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尚未成佛的高阶修行者,一类是早已具备成佛资格和条件,但由于自己甘为菩萨的,如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她曾立下誓愿:“地狱一日不空,就一日誓不成佛。”本来观音早已成佛,之所以甘为菩萨,这也完全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因为她肩负救苦救难的重任,以菩萨的身份出现,可以因人化相,便于深入俗界,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观音便以何身出现,真正做到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有求必应。
听罢,我感慨万千。我想,佛虽则至高无上、全知全能,众生敬而莫及,但至今人们对他们知之甚少;而观音,却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不但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而且观音也真正成为人们的信念和精神支柱。这不仅彰显了观音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而且也充分说明了其在民间社会的广泛影响力。于是,我从中悟出了许多现实社会中难以明白的道理。
巫资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