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耕”春

 

春不耕,秋无望。农家更有谚,苦耕春前片片土,笑采秋后粒粒珠。一年之际在于春,对于老农来讲,春雨往往“贵如油”。这不,仨月只有零星雨滴落下,刚过惊蛰,一场透墒大雨及时而至,东江两岸尽显铁犁牛耕的身影。且逢春夜喜雨,正好读书。当读到唐柳宗元的《首春逢耕者》“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心下感触不已。想起以前在老家时,每年跟父亲“耕”春的岁月。

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尚在县城里工作。一次春日周末,我急急地赶回家,家门口那块熟悉的菜园,透着新翻泥土的气息,父亲正在躬耕,见我回来,他挺高兴。

回家总让人感念自己的人生,心底常抱怨自己像个涂鸦的小孩把自己人生的画卷涂得潦草无章,却又不可能找到橡皮把它擦去重新来画。当时虽然年龄不大,也到了关闭心灵窗户从不轻易示人的年龄,害怕人家把孤独与脆弱见了,尤其是见到脸朝黄土背朝天耕作的父亲,更是如此。于是父子相见无言。

然而父训就在无言中开始,父亲扔给我一条扁担,让我帮他去挑粪整地。一担粪上肩,肩膀生疼,跌跌撞撞往前走,半途中想换肩又未找到歇处,只好呲牙裂嘴挑到田里,来回几趟,已是粗气直喘,浑身发软;并苕是细活,整田、掏沟、放苕种、淋粪、盖火土、掩细土,而后盖上薄膜,每个环节父亲都一丝不苟,他把播种的希望和收获的喜悦全部融进了他脚下的这片土地。

干完所有程序,已是日薄西山,父亲还不忘最后修边,我劝他别太细心了,可他却这样说,“你糊弄了庄稼,到时候庄稼就会糊弄你!”我的心头禁不住一颤,是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待工作我不是不止一次地 “糊弄”过么。

田埂上,夕阳把我和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父亲的话也多了起来,算着田里摸爬滚打的日子,算着田里头很少的收入,还有那劳动的艰辛……那时那刻,我陷入了沉思:想一想工作,想一想懒散,有时候自己竟在不觉中忘记了一些最明白不过的道理,人生苦短,假如来一个人生倒计时,我还剩多少光阴!

月白风清,山峦寂寥,老家之夜我辗转难眠,又想起父亲的话,秧苗都是从一粒的谷种开始,到了下水田的时候,就要把握春气,秧苗插入水田后,就要开始用功了,要让水田的水恰恰好,什么时候要施肥,什么时候要放水,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用心来耕耘……如有一个声音在身边传来,人生,把握光阴,如耕春田。每一个人的心田不也就是这样吗?人人当如农人,宜用心耕耘心中的那方心田。春的气象,要永远留住在我们的心里,心中那方心田要时时耕、事事耕。于是后来,我与父亲就了一个约定:每年春耕都要帮他干一天农活。

如今春依旧,“耕”春的岁月已不再来。我常年漂泊在外,父亲也跟乡人远涉江浙务工。想起千里之外的老家,桃红梨白渐次开放,家乡老农把吆喝洒向田野,正是春种大好时节,只是再也不见爷儿俩田头“耕”春的身影。

张 涛



相关热词搜索:“耕”春


上一篇:古竹情缘
下一篇:我市将组团参展 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