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作文岂可无争

毋庸讳言功利,写作同样是一件博功名、养家口的工作。因此,也自然免不了你争我夺、各显神通一番。

只不过,文人、文章的比拼,并不似拳击、象棋等运动,立马便可分出胜负,并且随时随地都能够拉开阵势,一决雌雄。

文章价值大小、作者成就高低,往往需要经过漫长而严苛的检验方可揭晓。这种状况,导致不少才华横溢的作者迟迟得不到公正的认可——众所周知,就连曹雪芹、卡夫卡这样的巨匠都是在“百年之后”方得以“含笑九泉”。

当然,对于众多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家伙而言,文学恰恰为其提供了绝佳的“舞台”。试想,一个擂台下扬言秒杀泰森的 “ 猛男”,估计连跟陪练过招的胆子都没有。一个观棋时指手画脚的“高人”,真让他下点儿注,大多支吾几声便伺机走人。只有文学,大胆挂一幅堪比城墙的脸皮,便可将自个逻辑混乱、文辞不通的作品高调亮出,并大言不惭地以“中国莎翁”或“当代李白”自诩。——我相信,确实有不少机构愿意为您颁发这种荣誉。

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使文章受到质疑,您也可以拿风格、流派为缘由,或以“文人相轻”为藉口加以回应,甚至以不屑作答:关你啥事?

只可惜,如此强大的气场并非源自客观的自我认识,而是期望借老祖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高论侥幸开溜。

真是这样子的吗?我不同意!

事实上,文章不仅能够分出优劣,甚至相较绝大多数的竞技项目,作者面临的对手更多、更强。他也许来自唐宋,也许来自欧美,永远也不会缺席、不会拒赛,构思稍落俗套,落笔偶现疲软,便立马可以听到他欢畅的笑声。

这便是余秋雨欲写西湖,却犹豫再三、迟迟不敢动笔的原因所在。“西湖的文章实在做得太多了,做的人中又多历代高手,再做下去连自己也觉得愚蠢。”

最后,余秋雨还是战战兢兢地完成了《西湖梦》。显然,他击败了绝大多数的庸常文人,却远远不敌唐之乐天、宋之东坡、明之张岱,甚至在《文化苦旅》中,《西湖梦》也难称巅峰之作。

这便是文章的胜负,超越时空的梦幻对决。因此,没有“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狠劲,没有笔笔朝向“ 七寸”的极致追求便注定难成气候。只有历经不断写作、不断增删、不断投稿、不断发表的虔诚文士,才配享受最原始的笔墨快感。否则别说“ 以笔为旗”,拿文章当匕首、当投枪,想在报刊上谋一块巴掌大的领地,都不容易!

不信?你试试看!

吴静波



相关热词搜索:作文


上一篇:无 题
下一篇:书和老婆不借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