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源城民生盘点]推进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

 
埔前镇陂角村卫生站。

阅读提示:
“感冒了,喉咙有点痛,帮我看看要不要打点滴啊?”

在源城区东埔街道高塘村的高塘卫生站里,四层近800 平方米的卫生服务站就像一个小型医院,候诊厅、治疗室、药品室、观察室、档案室等一应俱全,村民们有序地排队候诊。虽然才开业两个多月,但已成为周边近4000村民的健康堡垒。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就近就医,5 至10 分钟内享受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是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源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投入1500 多万元,从2013 年 7 月起,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区范围内推进 30 个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目前,30 个农村卫生站已全部投入使用,为村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就医环境改善

农村卫生站作为与农民群众最贴近的卫生组织,承担着农村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职能,是整个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网底”。

由于经济水平、卫生条件、医保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小病拖、大病顶,不到万不得已不医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农民看病就医有了保障,有病不医治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但是,镇、村两级医疗机构特别是村卫生站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就医环境差、管理不规范的现状,难以适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凸显。因此,源城区委、区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以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成30 个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也就成为源城区委、区政府去年承诺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

据悉,村级标准化卫生站建设共投入资金3000 万元,每间卫生站占地面积为100 多平米,每个卫生站设有诊疗室、观察室、药房,配有一名专业医生。村级标准化卫生站采取源城区财政补助,药品销售零差价的方式经营,将有效解决全区农民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随着新的卫生站陆续投入使用,源城区农村地区的居民就医条件和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

纳入定点医疗机构

除了就医环境的改善,该区的农民朋友还将迎来另一个重大好消息:根据《源城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工作试点方案》,从2015 年1 月起,该区逐步将农村卫生站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并将农村卫生站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实行门诊即时补偿制度。

目前,村卫生站单次门诊一般诊疗费为10 元,其中由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补偿70%,个人负担30%。另外,参保人每次(天)在村卫生站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按照50% 的比例补偿,每次(天)门诊医疗费用补偿界限为30 元(含 30 元)以内,每位参保人每年在村卫生站的普通门诊补偿限额为200 元;区人社部门在年度城乡居民医保门诊补偿基金中划出57 元,纳进村卫生站对参保人每年的一般诊疗费中兼顾,引导多数门诊量下沉村卫生站,实现更加便民的 “家门口看病”。


改造好的化龙路。陈仕平 摄

提质篇:

加快城区提质 提升城市品位

源城脱胎换骨展新貌

冬日骑行在河源文化广场,身侧是市民假日休闲娱乐的欢声笑语,吹着暖风,放眼望去,一江碧水映槎城;从源城区上城李焘故居里走出,跨过鸣凤桥,步入鳄鱼公园,人流如梭、熙熙攘攘,与湖滨路边灰瓦红栏杆、整齐划一的沿街商铺倒映在鳄湖的剪影,构成一幅心旷神怡的美丽景致。

在这美好城市画卷的背后,是源城区举全区之力推动城市提质工程付出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源城区坚持以生态引领源城,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全市“宜居中心”,通过城市“提质”,集中精力完善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公园广场,让城乡更加美丽宜居。

沐浴在“提质”这股春风里,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正在经历一次脱胎换骨般的嬗变。

2014年:

1.6亿元实施升级改造工程

近年来,源城区围绕“东拓西优、南扩北连、中心提升”的城市发展思路,坚持生态引领,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全市“宜居中心”,城乡更加美丽宜居,城市发展全面提速。在去年,源城区投入约1.6 亿元,分五个阶段实施73 项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12 项小公园工程;市区建成区73 项市政道路、12 个公园广场升级改造工程稳步实施,巴登大道、七寨湖公园旅游大道、老城中山路行人天桥、公园东路、化龙路建成使用,文昌南路、兴源东路、红星东路、纬六路等 4 条“ 断头路”贯通工程加快推进,太平古街、宝豪·御龙湾、明源新天地等旧改项目进展顺利。

源城区在做好道路改造的同时,还着力对道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改造,为老城内街小巷增加亮点。老城区内街小巷多数存在路灯不足的现象,经过此次提质改造,在改造路面及排水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市民夜间出行的问题,在内街小巷及没有路灯的道路上适当增加路灯,在一些破旧的墙面上做必要的粉刷,使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

加快四条“断头路”贯通

源城区委、区政府把今年定为“城市提质年”。该区表示,将以获得创文提名资格为新起点,以文明创建为引领、为载体、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建设宜居宜业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加快打造全市“宜居中心”。

源城区表示,将围绕打造“ 宜居老城”、“文化老城”和“休闲老城”目标,全力抓好太阳广场、御龙湾二期、公园西商业中心、新世界广场、南城书房前、电子数码城等旧改项目建设及“ 城中村”改造;开展新一轮市区建成区提质工作,积极做好公园西路、大桥南路、江宝路、双下路、环城西路等老城区主次干道升级改造工程;继续抓好老城小街小巷路面、排污排水建设和绿化、亮化工程;加快推进太平古街、北直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和文保单位保护性修缮工作。

同时,源城区将认真配合和积极参与市政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民广场征地拆迁工作,推动新市区文昌南路、红星东路等4 条“断头路”和西环路加快贯通,促进城市扩容发展。

市政提质工程逐步走:

(一)第一阶段29 个项目,其中上城8 项,新江10项,源西11项。

目前,酒饼路、东横巷、东风巷东直街改造,木排头路改造,黄子洞村安装路灯,庄田村小公园改造等26 个项目基本完成。

(二)第二阶段共有22 个项目。其中上城7个,新江7个,东埔1个,源西7个。

目前,环金里巷改造工程,书房前道路改造,福音堂路、九宝路道路、南板桥西道路改造工程,八斗种道路改造工程等13 个项目基本完成,剩下8 个项目已进入施工后期阶段,宝源学校背后道路及排水工程由于征地等问题暂未进场施工。

(三)第三阶段26 个项目,已经进入评审、招投标挂网阶段,正在稳步推进中。

(四)第四阶段已开始准备……

本报记者 刘曦 特约记者 黄赟



相关热词搜索:源城区 卫生站


上一篇:[源城民生盘点]勇担创文重责 打造幸福源城
下一篇:[源城民生盘点]教育“创强”金梭织就源城新风光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