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龙川县民生盘点]发展交通 苏区群众将圆"高铁梦"

 
改造后的县城新城区交通设施十分完善。

龙川人民享受省委省政府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红利,高铁梦将实现。2014 年11 月24 日,龙川县召开新一轮交通大会战动员会,提出实施“112233”工程,即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线,农村公路为脉络,各级运输站场为结点,全力打造交通枢纽城市。项目累计投资达360亿元。

今后7 年,龙川将持续推进汕昆高速公路龙川段、河惠莞高速公路龙川段建设,让全县9 成以上乡镇通高速,有效破解县内交通运输落后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并逐步构建起北接泛珠三角和长三角,内接省内珠三角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同时,龙川将结合县城扩容提质工作,将高铁的站点、高速公路出口互通点与县城“五大经济板块”对接,加快龙川“大县城”建设,开创经济新常态下的县域发展新格局。

全民支持修路

24镇设“护路队”确保顺利施工

丰稔镇毗邻县城,涉及205 国道北移、龙川新站场迁移、赣龙紫高速、龙川西纵公路建设及省道227 线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该镇此前成立护路队,确保交通重点项目在辖区顺利实施。

据了解,龙川24 个镇成立“护路队”,依规打击公路建设沿线的“三违四抢”行为,确保所有重点项目建设“无障碍”施工。城市规划区内的老隆、佗城等6 镇还成立了 “巡查队”,对扩容提质范围内的“三违四抢”进行查处。

在缓解县城内部交通压力方面,龙川县委书记韦钦强日前率队到县城北出口现场办公,破解北行交通“瓶颈”。县城北出口仅为双向二车道的省道227 线,节假日堵车成为常态。龙川决定扩大北出口,在现有两车道的基础上扩宽至四车道,公路两边设人行道。

韦钦强拜会了中国交通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沟通河惠莞(赣龙紫)高速公路项目勘察设计推进情况。据悉,河惠莞(赣龙紫)高速公路是龙川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机遇,促进龙川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重要载体,该项目建成后,将打通龙川中北部17 个镇80万群众“出行难”的交通瓶颈。

畅想高铁门前过

龙川西站初定为四台八线站场

日前,在赣州至深圳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专家预评审会上,专家组初步同意该线路进入龙川的方案。有专家指出,新设龙川西站方案线路顺直,标准高,拆迁工程量小,符合城市发展方向,带动城市西北部经济发展。

龙川县委书记韦钦强此前率队拜会中铁四局勘察设计院。中铁四局勘察设计院方面表示,将站在全国高铁交通布局的高度及综合“高铁要覆盖广东”的工作意见,将赣南、湘南及粤东西北沿线纳入规划。

与此同时,中国铁路总局对赣深高铁线路走向经过龙川的方案表示支持,并指出龙川县作为交通重要枢纽,设有京九线华南地区最大编组站,连接梅州与潮汕地区,线路经过龙川可吸引客流,为群众提供出行方便。

高铁过龙川尘埃落定,这一消息暖了百万苏区群众的心。龙川决定用5 年时间打造高铁高速一体化交通大格局,打造粤东北交通枢纽网。而铁路网和高速网是构建整个交通枢纽网的两个要件。在铁路路网建设方面,主要构建赣深高铁、龙川至福建龙岩铁路、龙川至韶关铁路、龙川至汕尾铁路为骨架的铁路运行网络。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将全力推进以河惠莞高速公路龙川段、汕昆高速公路龙川段为主的高速公路网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

实施“112233”交通公路发展战略

龙川县此前召开的新一轮交通大会战动员会,提出实施“112233”交通公路发展战略,此举将圆百万苏区人民的高铁梦、高速梦。

“112233”指的是,编织1 个互通互联的龙川综合交通网,协助建设1 条高铁;协助建设2 条高速公路,建设2 个站场;协助建设 3条铁路,建设3条“国”字号道路。

龙川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河惠莞高速公路龙川段已列入2013—2017 年全省高速公路大会战重点建设项目。广东省已与江西省对该项目达成同步建设共识,目前两省已确定交界点坐标,我省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在动员会上,韦钦强要求全县要统一思想,步调一致,通过这次交通大会战,实现 “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使龙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步伐,成为粤东、粤东北、赣南、湘南和闽西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打造粤东北交通枢纽的同时,龙川立足于自身地域特点,科学规划,在境内打造 “三纵六横”公路路网规划,构建“县内一小时经济生活圈”,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便捷的公路运输服务。

“大县城”建设

释放振兴粤东西北经济政策红利

记者获悉,龙川此前曾邀知名专家编制县域交通规划,让高速公路、干线铁路、快速铁路、国道“互通互联”,构建北接泛珠三角和长三角,内接省内珠三角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同时,龙川结合县城扩容提质工作,将高铁的站点、高速公路出口互通点与县城的“五大经济板块”对接,加快“大县城” 建设。

事实上,龙川早已具备扩容提质的基础。从人口数来说,县城原本规划为7 万人,如今居住人数达30 万,县城已到了非扩容不可的程度。从扩容的要素来讲,龙川新规划的五大产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亦可满足扩容所需的人气和生产力。

接下来的5 年中,龙川将构建一个集高铁、高速、国道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大网络,有效破解县内交通运输落后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创经济新常态下的县域发展新格局,为龙川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正如县委书记韦钦强所说,抢抓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政策红利,龙川加大交通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县城扩容提质工作,双管齐下,规划建设5 大重点交通项目,做强做大县城5 大产业板块,实现产城融合、园城互动,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变之前“小牛拉大车” 的城市格局。

本报记者 杨金萍 特约记者 刘伟东



相关热词搜索:粤东 苏区 红利


上一篇:[龙川县民生盘点]"双创"让古邑龙川焕发新活力
下一篇:[连平县民生盘点]连平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民生成绩单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