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养生 注意三大要点
本报讯 据环球网消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 月19 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雨水”。此时节,春回大地,天气变暖,万物开始萌动,春暖花开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初春乍暖还寒,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及较大的温差,很容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那么雨水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春捂要恰到好处。大家都说 “春捂秋冻”,那么春捂到底要捂哪里?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更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2、对于年老体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3、饮食以平性为宜。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常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4、食物以平性为宜。“倒春寒” 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使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上一篇:力量训练会变“女汉子”
下一篇:盲目减肥有风险 甩脂三大误区曝光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