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蔚蓝色 体验海洋文明
旅行,是远离喧嚣,放飞心情,回归自然;是感受大自然的沧桑,领悟宇宙的无限,体会生命的瞬间;是远眺一脉山、近游一座村,仰望一抹蓝、鸟瞰一片海,手捧一堆雪、欣赏一朵花,沉思一堵残墙,领略一方风情,享受一种生活。
海边感受海天一体的瑰丽
南粤海天,魅力撼人。傍晚来临,红日将坠,西边海面上微波中都披上美丽的霞光,层峦尽染,气象万千,呈现着无限瑰奇的绝妙景象。随着落日余辉淡化,映照在海面上的色彩也由赤红、丹红、淡红变为暗红。红日将近落山时,万道霞光从天际直射而上,把西天的云彩烧成彤色,火红的太阳映衬出鲜明夺目的海面鳞光,它们互相辉映,浑然一体,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和无穷无尽的睱想。
在海滩上较有趣的事,是拾扇贝、毛蚶和竹节螺,有很多不知名又无法形容的贝类或者螺类。接近湿沙滩时,沙面上海贝的空壳开始增多,沿着长长的涨潮、退潮线,形成一道贝壳带。在湿沙地段,随处可见很多黄豆大小的洞,洞边都有扇形直线条纹,众多密集的小洞形成一个很标志的地段,沙面上密布的纹路远远看起来仿佛是菊花似的图案,那是小指甲壳大小的螃蟹挖的洞。
海鸟在海边湿沙段聚集,捕食冲到岸边的海贝。经年日久,众多的海贝壳留在了沙滩上,形成的贝壳带就是“遇难”海贝的“墓地”。贝壳种类可谓各式各样,主流贝壳种类显示出这个海区的主要贝类的品种。时不时还可以找到手掌大小的鱼椎骨,仿佛是化石似的。
十里银滩“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试验开发区的“十里银滩” 上。博物馆以“南海一号”古沉船的发掘、保护、研究和展示为主题,是世界首例将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过程向观众开放的特色博物馆,该馆设计方案,是世界范围的考古类主题博物馆中前所未有的。
博物馆建筑特色鲜明,设计创意独特,紧扣海的主题,体现了海洋文化与南方建筑风格的柔美组合。立面由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体连环相扣组成,整体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鸥。建筑摈弃传统的梁架结构,把造船的龙骨结构和南方独特的干栏式建筑形式相结合,风格清新独特,堪称我国乃至世界上的地标式建筑。整个建筑使用层数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五个拱体包容了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及办公区域,分区明晰。中间最大的椭圆体即是为沉船量身定做的家园——“水晶宫”。右侧两拱为文物展示厅,主要展示“南海I 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左侧两拱为办公区域,科研、库存、设备及后勤系统均在此区。
“南海I 号”是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产,她所载文物反映了我国宋代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与先进科学技术,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古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及研究我国古代的“来样加工”等提供了极好素材,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对外贸易史等都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成为世界考古界和探险界关注的焦点。“南海I 号”遗址发现的南宋古沉船是中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文物储存最多的远洋货船。整船文物预计达到6 万至8 万件,文物界专家认为,“南海I 号”最终出水,其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小贴士:游天下旅行社推出开平赤坎古镇、海陵岛、十里银滩、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两天游。更多详情请到游天下旅行社红星营业部(河源晚报一楼),或致电0762-3822855,3398777。
本版组稿 幸敏娟 戴昉
上一篇:走进开平碉楼 畅游“电影街”
下一篇:最悠闲的时光 就在云南丽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