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照更显温暖
2015 年12 月17 日,“广播惠农、爱在乡村”公益活动在坪围进行,12 月18 日,壹基金“温暖包”又发放到坪围小学贫困学生手中(详见本报2015 年12 月21 日相关报道)。坪围人民真幸福!一连几日,好几场爱心活动,确实无人不羡慕。然羡慕之余,笔者心中有些话,如鱼鲠在喉,不吐不快。
天寒地冻,才能感到温暖之可贵。如今正值隆冬,当觉“雪中送炭”之可贵。“雪中送炭”为啥历来备受推崇,就在于其最寒冷之时送来能御寒的炭,将最能体现爱心的东西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上。由于民风纯朴,生活殷实,坪围村是我市多年“老典型”,不可否认,村组织等各方面典型效果会更好一些儿,但要问一下,群众是不是真的需要,是不是真的必须。笔者认为,送温暖、献爱心而并非送送、拍拍照就完了,应该做好调查,凝聚众人一片赤诚爱心物资,受捐助者是不是真的需要。
当然,献爱心值得褒奖,应该大大宣传才是。不过,笔者认为,世界那么大,河源也不小,还有五个省级贫困县,送温暖献爱心,何不再辛苦一些儿,多做些调查研究,何不再走远一些儿,走到最需要的人群中间,让爱的温暖照射到河源每一个需要救助的人身上,让笑意也能绽放在边远山村的孩童脸上,这,方不失送温暖之宗旨。
张 涛
上一篇:网友热议我市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下一篇:让出租车成流动“名片”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