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医教群体失眠发生率最高

 
一名青年躺在市区龟峰公园树荫下“休息”。资料图片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为 “美好睡眠,放飞梦想”。连日来,记者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神经内科专家等,了解我市市民的睡眠质量情况。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介绍,我市有睡眠障碍的人约占总人口的10%。其中40 岁左右的女性占比较大,女性有睡眠障碍者是男性的3倍。

睡眠质量低多因心理压力

“连续四五个月了,基本上没怎么睡着过,医生,有什么药物可以帮助我睡眠?”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罗女士焦虑地告诉医生。

罗女士说,她今年40 岁,两个小孩已经上学,家里开了一个餐饮店,生意蒸蒸日上。但是,自去年年底至今,她已经有四五个月“晚上睡不着,白天也不犯困,每天心慌意乱”。连日来,她通过吃中药调理、吃安眠药等方式促进睡眠。

医生初步诊断,罗女士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睡眠障碍。要想改善睡眠,晚上要做到按时上床,白天多做健康的运动,短时间内缩短睡眠时间,睡前尽量减少思考。医生介绍,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有两类:一是由于心理上(精神压力)造成的功能性失眠,二是身体(如心脏)上的问题,造成的器质性失眠。要改善睡眠,需要自身调节,严重失眠的要以药物辅助治疗。

记者采访了解到,众多市民表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工作压力大,加班时间长,好久没怎么休息好了。”说起失眠,从事媒体行业的王小姐很有同感。她告诉记者,她从事新闻行业5年,头晕失眠是常有的事,睡着了也经常做梦。和王小姐不同,邓先生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他说,其夫妻俩都是老师,收入不高,供房、养育孩子和双方父母等一大笔支出,让他感觉“压力山大”,因此常心烦气躁导致失眠严重。

近8成人睡眠不足8小时

日前,记者在本报官方微信做了一次问卷调查,376名读者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其中,12至25岁有103人,25至40岁有199 人,40岁以上有74人。参与调查的读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记者、教师、程序员、设计师、企业管理者、一线工人、学生等等。

数据显示,其中78%的人睡眠时间不足 8 小时,30%的人每天晚上过了12 点才睡觉,49%的人在6 点至7 点半之间起床, 86%的人睡眠质量不高,并经常做噩梦,还有76%的人会在工作时犯困。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很多,8%的人表示自己是习惯性失眠;25%的人表示因为工作压力大,心烦气躁;还有25%的人表示,因为房子附近有噪音干扰。

3月19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8 成重大交通事故与司机睡眠不足有关,连续17个小时不睡觉再驾车,肇事风险“等同于醉酒驾车”。记者从我市消防部门了解到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个说法,在消防救援中,常见的因“疲劳驾驶”引起的车祸多发生在凌晨3 点前后。

平衡心态很重要

“教师、医护人员、全职太太、记者、企业高管等都是睡眠问题高发人群。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 倍,而且,大部分是40 岁左右的女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江震钦告诉记者,失眠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

江震钦说,该院神经内科平均每月的门诊量在900 至1100 人左右,其中,3 至4 成的患者都表示自己有失眠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有睡眠障碍的人约占总人口的10%,但是人们对于睡眠障碍的认识还很不足。他说,影响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心理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要想改善睡眠,平衡心态很重要。同时,生活要规律,懂得排解压力,养成运动习惯。

本报记者 谭兴孚 刘影丽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发生率 群体


上一篇:涉嫌贩卖毒品 女子蜜月路上被抓
下一篇:手机实名制发出“通牒” 未登记将强制销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