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改出经济新活力
本报4 月12 日报道:昨日,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联合召开座谈会,就我市今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邀请了30 家房地产新纳入“营改增”试点行业的纳税人代表进行座谈。记者获悉,我市今年将按照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全力推进 “营改增”各项工作,“营改增”预计全年将为我市企业减税约3.34亿元。
点评:早春4 月,“营改增”氛围渐浓,从财政到税务部门,正为打通“营改增” “最后一公里”展开倒计时准备——距5 月 1 日开始的、在所有行业推开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已到了最后攻坚时段。这是自 199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全面推行营改增之后,营业税将淡出历史舞台,增值税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税种。此次营改增,在推动财税体制改革之外,其实还有更广阔的意义,即以减税的“放水养鱼” 效应,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过,全面推行营改增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涉及复杂的调整。身处营改增第一线的政府职能部门,只有毫不走样地落实这项惠民政策,努力让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确保改革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本报4 月13 日报道:假如众多深圳企业界的“天王巨星”齐聚河源,将给河源带来多大震撼?假如这些“天王巨星”纷纷为河源的未来出点子甚至送项目,又将给河源发展带来多大能量?昨日,深圳市同心俱乐部的20 余名成员企业家来河源学习考察,让设想成为了现实。
点评:数量如此之多的深圳企业界 “骄子”来河源考察,对河源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客观来说,能不能引得来、接得住这些大企业的项目,着实要考验地方党委政府的水平和政策。这里所说的政策,不是企业落户之时,该届政府承诺给予的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而是在换届后,新一届党委政府给予旧项目的政策。不少企业家都说过,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落户,许诺了许多优惠政策,但一旦换届,新一届政府却“不认账” 了。因此,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不仅需要党委政府讲信用,更需要建立维持政策的行政体制机制,让政策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长久生存下去。
栏目主持:黄冉
上一篇:“你查账我停电” 胆大妄为
下一篇:无现金交过路费 微信红包帮了忙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