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古街需内外兼修
太平街“变身”成功,将于“五一”以新名“太平古街”与市民见面。本报记者率先对太平古街进行了全景航拍,以360 度震撼全景带你抢先逛遍太平古街!(详见本报4月26日头版图片报道)
“太平古街”不大,仅388米,然年龄不小,已逾百岁,整条街更呈罕见被拉伸“S 形”,建筑颇具特色,为客家木骑楼,局部点缀西洋风格。这次“百年老街”着“新装”,全市为之瞩目,本报航拍下的“百年老街” 就是例证,已吸引逾千“报粉儿”点赞。
可见,这太平古街的“面子”没得说,然说好的“里子”呢?太平古街,同名儿的不少,襄阳、长沙就有,比这更“古”的也有,如何让人记住源城“太平古街”,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名为“太平古街”,怎么体现“古”,这需要好好思量。有些古旧行当,不应只思赚钱而“一刀切”,即便贴钱也应保留下来,因为有些东西是白花花的银子买不到的。
窃以为,太平古街“横空出世”,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今后的路还更长。但愿,不要让生活在古街的市民失望,也不要让每个逛古街的人失望,更愿太平古街,古风依存,古风俨俨!
张涛
上一篇:建设大道东华路口 实施封闭交通管制
下一篇:新招让人如厕更舒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