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需特色
4 月30 日,由源城区旅游局、源城区上城街道办联合主办的“百年商埠·印象河源”暨首届太平古街“寻味”旅游文化节主题活动在源城区太平古街盛大举行。该活动的举行,意味着沉积了两年的太平古街焕然一新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详见本报5月2日A2版)
近年来,当地传统文化街区已成为了游人行程单中的必备“街区”。然而,纵观各地的传统文化街区,都几乎一个模样,既有传统庭院,又有咖啡馆和酒吧,还有相似的纪念品和小吃烤串,千城一面,只见人头攒动,不见文化风情,讲究过度的商业开发反而掩盖了其原生态的文化面貌。在商业开发的背后,就是传统文化街区里的当地人纷纷搬离,只见做生意的外地人。
笔者认为,开发是保护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开发不能是过度商业化,需讲究因地制宜,要保留当地文化的特色。特别对居民生活地带的传统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兼顾游客和居民的利益。恢复原有的文化面貌,让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产生交流,而不是只讲究商业价值,千篇一律,将景区开发和真实生活脱离开。文化街区的开发一方面要提升游客的体验,另一方面让当地居民保留原有的风俗,呈现出当地的风情。
刘曦
上一篇:爷孙亲水步道散步 小孩不慎掉入河里
下一篇:校园欺凌零容忍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