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信用”价几何?
诚信价值几何?不少人对此心存疑问。6 月14 日,我市举行“信用记录关爱日”大型户外宣传活动。一些银行界人士对此说,也许未来无论是在家,还是住酒店都可以不用再交押金,网购时可以先试后买,办理签证时不用再操心存款证明,贷款时可以更快得到批复、拿到比别人低的利率,甚至相亲时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婚骗。这,就是诚信的价值体现之一!
一
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幼时,父母教导我们人生第一课就是“诚信”:不能撒谎,要说到做到。立世一诚,待人一诚,做事以诚。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因有了 “诚信”二字,刘邦约法三章得以传为千年美谈,百年老店得以顾客盈门。
有一则《“诚信”漂流记》寓言是这样讲的,“诚信”落水流落到一孤岛,“快乐”、“地位”、“竞争”都不愿与之相伴,最后“时间老人”救了“诚信”。在回去路上,“时间老人”指着因翻船而落水的 “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失败的。
当然,信用也是易碎的,如青岛的 “天价虾”让一座城市的形象蒙上阴影,德国“排放门”重创业界巨头德国大众,这些都是例证。这也正如诗人纪伯伦的告诫:欺骗有时成功,但它往往自杀。一些有识之士更是大声疾呼:21 世纪什么最贵?诚信!
二
试问“信用”价几何?且举一例。我市最近印发了《河源市新时期分散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对全市摸查的2.98 万户、7.46 万人分散贫困人口实行精准扶贫,拟对符合条件贫困户提供“5 万元以下、3 年以内、利率优惠、免担保免抵押、扶贫资金贴息”的信用贷款。这也就是说,对农户来说,只要守信,就能登上“台阶”,顺利摘到信贷的 “果实”,利率优惠、随贷随用。
诚信大厦矗立,离不开制度“四梁八柱”支撑。最近,国务院法制办也发布《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确定今后税务部门将按照国家标准为公民编制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即个人“税号”,它将成为征信报告之外的又一张个人信用“身份证”,未来经济生活都将离不开税号,如果有“不良信用记录”,大宗商品买卖、租赁房屋、炒股票、买保险、银行大额转账,都可能受到限制。
三
诚信建设,我市也在行动!去年10 月,我市首次建立“守信者上红榜、失信者上黑榜”的“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今年,我市制定《2016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将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和工作制度,在重点领域建立信用记录,建设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平台,将发布两次诚信“红黑榜”。
“诚信”与“不诚信”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红榜和黑榜也只是颜色上的差异,但是结果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红榜,可以照出企业的差距和不足;黑榜,则可引以为戒,时刻警醒企业,不与之为伍。不过,希望通过建立“诚信红黑榜”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诚信问题无异于天方夜谭。窃以为,相关职能部门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让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受到尊敬、赢得市场,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遭人唾弃、寸步难行!唯其如此,才能让“红黑榜”落到实处,不至于成为“一榜空文”。
四“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不只是古训,更是当代道德建设的精髓所在。“ 素信者昌”,当今时代,拥有信用才有未来;山高路远,守望诚信才能走远。尤其是在由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社会诚信,人人都是受益者,也是建设者,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出力、个个尽责,在建设诚信的浪潮中,共同赓续诚信血脉、合力托起一个讲信修睦、崇德向善的诚信槎城,如此才能让诚信回归,让诚信之风袭卷槎城!让每一位河源人都享受诚信之“红利”!
张 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