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须先扶“志”
采访过多位全市“志愿服务学雷锋标兵”,和平县保安员黄绍武却是有些“特别”(详见本报7 月26 日相关报道),拖着病腿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60 小时,探访残疾人家庭超过100 户。这姑且不论,但就其“站”起来经历就让人为之动容。其经历再次昭示着,身体残疾了不要紧,最要紧的是精神不残,意志坚强,梦想仍在。
试想,正在全面推进的全市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扶贫须先扶 “志”,“志”没了,别人再扶,也扶不起来。很多贫困户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甚至越扶越穷,是因为他们缺乏一种精神,一种理念,那就是“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
当前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这样的扶贫才是“ 真扶贫”“ 扶真贫”。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唯其如此,贫困户才能最终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与全省同步奔小康。
张 涛
上一篇:经济成绩单出炉 引发网友议论
下一篇:这才是精准扶贫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