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新华社北京12 月10 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 月9 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点评: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乃基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历史上,“礼法合一,德主刑辅”是中华法系的典型特征,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精髓。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新华社北京12 月12 日电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12 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点评:家风是一种人生教育,是家庭生命力的支点。好家庭源自好家风:父母爱儿女,长辈爱子孙,贵在传家训。好家风是无言的教诲,可视为传递善文化、促进家庭和睦的基础,这就是其蕴含着的 “草根哲理”。古人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有爱有福,家业兴盛,事业顺达。其中勤俭持家、助人为乐、以德立家等家风深得认可。因此,倡导将良好的家风自觉地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将起到启迪思想,塑造心灵,培养心智的作用。
栏目主持:黄冉
上一篇:“猴子险”
下一篇:身份被冒用非“小事”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