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勿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 预防食物中毒事件
本报讯 记者 刘曦 通讯员 黄海潆 以为是金银花,其实是断肠草!夏秋季节是食用野生植物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市食安办、农业局、林业局、卫计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部署食用野生动植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呼吁市民不要随意采摘、捕捞、食用野生动植物。
通知要求,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辖区野生动植物食物中毒的常见类型、高发季节、重点地区和场所,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行动。同时,要充分利用宣传形式,向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宣传不随意采摘、捕捞、食用野生动植物,以及河源常见野生动植物如断肠草(大茶药)、毒蘑菇、河豚鱼等识别和中毒的预防措施、主要症状和救治常识。
此外,通知还要求加强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管理,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做好调查、核实、处置工作,并按规定按程序上报;收治食物中毒患者的医疗机构要优先对患者进行救治;要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掌握食用野生动植物中毒的抢救诊治能力建设,并做好有关救治药品、实验室检测试剂和标准品的储备和配备工作。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