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雨雪熬成糖
“麦芽糖,麦芽糖,绕绕韧韧麦芽糖。烂铜烂铁拿来换,你系唔买唔好尝。”在许多客家人童年的记忆中,走村串巷、挑担叫卖麦芽糖的“兴宁阿哥”是一个很难忘记的形象。为了换一块糖,许多孩子会翻箱倒柜,找遍家里每一个角落,甚至会把家里的半瓶牙膏挤掉,将空瓶子拿去换糖,同时换来父母的一顿臭骂。
如今,吃麦芽糖的快乐早已远去,挑担的货郎难得一见,制作麦芽糖的人更是稀少,付计山就是其中一个。
付计山今年63 岁,是连平隆街镇百叟村移民新村人。要找他得先预约,因为晚上他要在家里制糖,白天要出去卖糖。制作麦芽糖是百叟村的传统手艺,解放
前几乎家家会做。但随着时间流逝,一些老艺人去世,会做麦芽糖的人越来越少。付计山说,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才开始跟父亲学做麦芽糖的,主要是因为那时他家里太穷,小孩没钱上学,自己要耕田,无法出外谋生,工余做糖好歹能补贴一些家用。
付计山说,做麦芽糖的原料是麦芽和糯米,不添加任何其它配料。麦芽要新鲜,芽不要太长,太长了发酵不好。做糖时先将糯米浸泡三四个小时,晾干,再蒸熟成饭。糯饭冷却后和麦芽按一定的比例放锅里搅匀,用水慢熬。
“熬”这个环节最为关键,大约需要七八个小时。先用猛火,后用文火,温度要控制得恰到好处,火太大糯米会煮成粥,火太小麦芽无法充分发酵。等到糯米和麦芽里面的糖分充分分泌出来后,便将渣捞起,剩下糖汁,冷却后形成糖胚(膏)。
付计山一般在晚上制糖,一直干到第二天麦芽糖做好为止。熬糖时为了掌握火候,他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得起身看火,基本上不能休息。因此,熬糖的过程对身体也是一种透支和消耗。但付计山说这种辛苦是免不了的,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麦芽糖不熬怎么会甜呢?
许多人以为麦芽糖是白色的,甚至会认为如果不是白色可能不是麦芽糖,小时候货郎卖的麦芽糖不就是白的吗?其实并非如此。起初糖胚是金黄带着暗红色的,有点像陈年的蜂蜜,在阳光下看起来很诱人,光泽鲜亮,十分纯净。但随着用双手如同拉面般不断拉扯,糖胚很快变成银白色,好像在变一个真实的魔术。
糖胚拉成银白色的长条后,仍然保留一定的温度,付计山及时用一根细绳缠住糖条,轻轻一拉,将其截断,每段大小、长短几乎相等,带着好看的螺旋纹。
作者:周建华
上一篇:七绝·紫金八景之金山春晓
下一篇:又到秋收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