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恩师黄球梅
没见到黄老师时,我并不知道他是龙 川县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兼主编。我更不 知道他的作品够我读好几年了。我更想 不到的是无论诗词歌赋还是散文、小说等 各种体裁的文学形式,他都已经是圈中人 的师傅。
而最让我感动铭记的却是我和恩师的 第一次见面。那时正是2014 年二月底,春 寒料峭的时节。在南方这湿气袭人的小镇 里,这冷风还是让我觉得寒意浓浓的。
因为我在那个早春壮着胆子投了一篇 稿子,而刚好是黄老师负责审稿编辑。黄 老师找到我的手机号码打了几次电话约 我,因为自己忙着上班都没能及时赴约。 终于约定在那个周末的早晨见面指导我改 一下稿子。
当时我的心情是很忐忑不安的,虽然 电话里老师的口吻是那么真诚和热心,我 依然害怕自己是朽木一块,不可雕。
在约定的地点刚站稳,黄老师就出现 了,矫健的身姿,目光炯炯,有点花白的头 发,笑容可掬地向我走来,问是不是我?这 么平易近人的长者就是黄球梅老师啊!我 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
几乎没有什么过多的寒暄,老师拿着 我的稿子,开始仔细地给我讲解起来,包括 如何遣词造句,开头结尾,事例的挑选都一 一讲述。
此时街上行人寥寥,两边的树木刚吐 了点新绿,街上仍透着冷冷的寒意。我 听得不够明白,老师就在路边的石板凳 上坐下更具体地跟我解释如何处理文章 的结构……当我也坐下时,石板的冷意立 马传至全身,不知为何却不觉得冷了。
当老师确定把整个改动稿子的思路 都讲明白了时,老师就起身和我道别了。 握着老师温暖的手,心里也觉得真是暖洋 洋的。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黄老师依然没 有放弃我这块朽木。他时刻不忘孜孜不倦 地教诲我,鼓励我,也认真地教导着一批批 的新人在文学创作路上越走越稳健。龙川 县作家协会的办公室里常常都能见到黄老 师在认真编辑文章,指导文友写作或是听 到他和大家讲作品,分享文章的精髓和不 足……每每遇到这样的时候,不管是酷暑 还是寒冬,我的心里都盛满了敬慕和感激。
我是愚钝又懒惰的人,而黄老师总能 以他独有的热诚温暖着我,支持着我。偶 有见到我写的文字不乱章法或是能入人 眼,老师就及时鼓励并表扬。在黄老师的 密切关注和雕琢下,我的文字也开始慢慢 地有了活力。每隔一段时间也都会写点东 西,刚开始是为了交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如 今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慢慢喜欢上了编 排文字的游戏。
梅花是黄球梅老师的网名,这使我常 想起儿时背诵的王安石诗句“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还有陆游的诗句“高标逸韵 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梅花的风骨, 梅花的神韵,在老师的为人处世甚至作品 中都让我深有体会。通过一段时间的接 触,我了解到老师出身在贫寒的家庭,是母 亲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在他的作品《梦中 忆母亲》中,可以读到他对母亲的深情和敬 爱,字里行间流露着感人的孝敬之心:在 《我的文学信念》里则读到了他不折不挠, 追求梦想的执着和为之付出的艰辛;在《男 性女名》中却看到了老师豁达的内心,还不 缺乏幽默……而这些文字都是老师善良正 直,甘心做文学爱好者的引路人,具有梅花 的清艳品格而体现的。
黄老师的散文集《情满东江》即将与广 大读者见面,我的心中也是溢满欢喜。感 恩在我懒惰懒散的时刻遇见了勤勉踏实, 执着追求文学梦的黄老师,他不仅成就了 自己的梦想,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 我:做更美好的自己。
作者|雪晴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