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指哪打哪”
市委书记张文了解河源检验检疫局卫生检疫情况。
指哪打哪,体现了部队绝对服从军事安排、绝对完成军事部署的决心和能力,这种能力放在政府部门,考验的则是部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的执行力。今年3 月 4 日,河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迎来了市委书记张文的首次调研,对这个与外贸进出口息息相关、保障国门安全的部门来说,这既是一次“阅兵”,又是一次对接下来工作的安排部署。
调研中,张文对河源检验检疫局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希望该部门通过工作的优化创新服务大局,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为我市的外贸和农副产品出口等提供强大支撑。一声令下、说干就干,河源检验检疫局随即明确了今年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一揽子工作计划,把市领导的指示和广大群众的期盼落到了纸上,落到了行动上。这就是河源检验检疫局指哪打哪的执行力。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
去年起,我市打响了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战,在这场关系全市工业发展前景的战役中,不少涉及外贸进出口的企业开始从国外引进高新设备更新换代。今年,河源检验检疫局继续开通高新设备进口绿色通道,对我市企业引进超过500万美元的大型成套设备,在依法依规进行检验和检疫工作的前提下,通过提前介入指导、先直通后检验等方式,加快企业引进设备的速度,帮助企业实现高新设备及零部件“优进、快进、多进”。
“对引进的设备进行检验检疫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这些成套设备可能分为多个零部件从数个国家进口,再在企业进行组装,有时会耗费很多时间。”据河源检验检疫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开通绿色通道的意义,就在于检验检疫部门能够主动作为,在企业需要进口设备的时候,积极与一线口岸沟通,争取把设备直接运回河源,并将零散的部件分门别类开展检验检疫,从而减少工作流程,避免了企业麻烦。
河源检验检疫局为企业开通的这条绿色通道,为企业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早在2014 年,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因技术升级需要,从英国欧瑞康公司购进最新生产线,总价达8.36 亿人民币,设备共66 套,分别产自6 个国家,由4 国分21 批陆续发货。面对如此庞大的设备系统,该局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不仅特事特办、免去相关费用,甚至派员出境对设备进行检验检疫,最终帮助企业如期完成了设备引进,并省下了几十万元的费用。
加强宣传释放政策红利
去年12 月21 日,中国-韩国自贸协定正式生效的第二天,我市一家伞具出口企业在河源检验检疫局获签了首份中韩自贸协定证书,该份证书的货物货值51.5 万人民币,按照中韩关税减让规定,该批货物在韩国的进口关税税率从13%直降为零,从而获得超过6.5 万人民币的关税优惠。
企业对政策的敏感性没有部门那么高,企业运用政策获得实惠也需要部门指导,我市出口企业在中韩自贸协定生效次日就能享受政策红利,离不开河源检验检疫局的大力宣传和帮助。据了解,近几年来,该局通过普及性培训和针对性宣传,把出口原产地优惠政策的差异、税率等相关内容向广大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并利用网站、微信等媒介公开办事指南,使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政策、掌握政策。
今年第一季度,河源检验检疫局共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1591 份,签证金额超过2.34 亿人民币,签证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为我市出口企业减免关税达到了2353 万人民币。据悉,该局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对原产地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为企业申报签证提供更多便利措施,建立敏感清单管理制度,取消更多相关费用,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
河源检验检疫局加强供港澳活猪企业监管。
守好农副产品出口关卡
目前以发展农业带动经济的河源,今年第一季度出口活猪6.59 万头,冰鲜鸡11.9 万只,这些农副产品主要出口到香港等地。面对农副产品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河源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打出了一套服务企业的“组合拳”,招招保安全、“暖”人心,有力保障了外贸和农副产品出口。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河源农副产品“走出去”的步子迈得如此迅捷有力,与河源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与动植物检疫人员肯下苦功、出实招,做好“质量”大文章的长期不懈努力分不开。据了解,该局定期对全市20 多家农副产品机构进行产品抽检,采取“一品一检”形式,根据农副产品不同的检测指标进行抽检,确保出口产品安全。
对于出口的农副产品,企业是质量把关第一责任人,在河源检验检疫局大力监管下,目前我市已形成诚信为主的市场秩序。另外,该局积极制定有效应对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对有潜在风险的状况进行评估、加强风险分析交流、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实施多种监管模式,增强了检验检疫监管能力,还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出口时间和物流成本,增强了企业出口的动力。
打造“一乡一品”出口品牌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这为创新“一乡一品”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路径。其实,早在2013 年,河源检验检疫局就与5 个专业镇签署相关协议,以专业镇农产品为依托,以该局提供农副产品检测服务为质量保证,农产品销售将大有作为。
要出品牌,必须要依托技术。河源检验检疫局建立的市级专业镇农副产品检测服务平台建成后,为专业镇提供农副产品检测服务,同时也为整个河源食品农产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管理和运营提供检验标准收集、人员培训、仪器设备、标准品及耗材采购和新检测项目证实工作,组织项目验收等工作,并依托该专业镇农副产品检测服务平台,提供农副产品检测服务。
技术是基础,数据才看出成果。该检测平台可开展氯霉素、链霉素、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共9 个兽残检测项目。河源市农副产品检测平台的建立,也为河源地区农产品、动物产品提供检测检验服务,促进我市农副产品企业进一步与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对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工作人员现场检验进口机电设备。
实验室:握住检测“生命线”
“检得出、检得快、检得准”是验证检测能力的生命线,而实验室检测结论不仅关系到到企业产品的质量、出口地使用的安全,更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卫生安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广东检验检疫局的大力支持下,河源检验检疫局共投入资金2100 多万元,改造了 4800 平方米综合实验大楼,添置了一批先进仪器设备,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有1100 多万元,已获得国家认监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国家认可委实验室认可,可开展工业产品、食品、动植物以及人体艾滋病抗体、梅毒、登革热抗体等检测项目160 多个。今年,该局将积极申请在综合实验室基础上建设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农产品检测区域性中心实验室。
一组数据“点亮”该局实验室工作:今年第一季度,实验室共受理样品132 批次、5729 个样品、完成了 7028 项次的检测;体检监测人员934 人次,检出疾病80 人次。今年,该局申请两个实验室改造资金以及升级仪器资金,全力打造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破解以往实验室环境、技术受限的难题,扩大检测范围,从根本上解决河源检验检疫检测“最后一公里”难题。
本版组稿 记者 黄冉 吴亦镇 见习记者 袁静 通讯员 黄卓俊
上一篇:农家的"屋顶银行" 汉能集团点亮山区贫困户致富梦
下一篇:520汽车文化节完美落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