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县区发展巡礼| 龙川打造工业化创新驱动示范基地

 
美丽的龙川县城。陈仕平 摄

阅读提示

《南方日报》近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缘何在山区崛起?”为题,洞悉龙川县通过“转思路以全产业链转移致胜”、“ 执行多拼一步拼落户拼动工拼投产”、“ 创新多拼一步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三大启示,在不到4年时间内成功逆袭……

最后揭竿而起的这种逆袭并非偶然,铺垫一直在进行,有事实为证:今年春季经贸会签约13 个项目,摘得全国首个“中国空气能产业基地”牌匾,佗城景区大改造,“十大改造”项目……这些都是2016年在龙川人耳边缭绕的字词。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一半之际,龙川县紧密对接省“三大抓手”,扎实推进市“三赛”和“三大工程”,深入实施县“四大会战”,在推动产业一体化,打造建筑工业化创新驱动示范基地以及实施融入深莞惠(3+2)经济圈战略作为发展新引擎的同时,蓄力以“十大打造”对接“东进战略”,开始着千年古县的“南融行动”。


龙川县2016 年春季经贸系列活动签约仪式。

13个项目拉开长卷,全国首个牌匾为产业“点睛”

经济一体化必须有产业支撑,县区城镇化要与产业融合发展,也需要有标志性产业引领,从此前看,仅靠单一、零散的产业的确势单力薄,龙川县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今年初,来自全国的投资客商、国家及省级热泵行业、现代建筑产业专家、空气能生产企业及空气能产品经销商共2000 多名代表云集于龙川县共襄盛举,共同见证龙川县开年的第一份喜悦硕果。在今年的春季招商会上,龙川县共签下13 个项目,其中企业签约项目12 个,银行融资项目1 个,项目投资总额达66.3 亿元,签约企业涵盖电子科技、空气能项目、现代化建设产业、高科技农业研发、公共服务项目等领域。

龙川牵手新项目,势必注定在2016 年蓄力腾飞。在这场峰会上,为龙川整个产业链发展起到 “画龙点睛”之笔在于——龙川获得“中国空气能产业基地”,这也是全国首个被授牌的空气能产业基地。回望发展的旅程,龙川县通过“抱团”招商将20 多家空气能制造企业引进园区,实现集群发展;建设了省级空气能检测中心,筹建省级研发中心,逐步形成了从研发到制造到检测到销售的产业体系,空气能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目前,空气能检测中心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当中,有望在今年内正式交付使用。

抓准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旅游强县

龙川是“千年古县”和“原中央苏区县”,拥有丰富的古文化和红色文化,在提升旅游产业大会战的工作上,龙川县并没有少下功夫。龙川县坚持“突出五色旅游,实施五大提升”,在现有基础上打造五色旅游,即以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为龙头,擦亮千年古邑品牌发展古色旅游;以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项目为龙头,擦亮中央苏区县品牌发展红色旅游;以霍山景区保护开发为龙头,打造绿色康体游和农村休闲目的地,发展绿色旅游;以丰稔绿誉油茶基地为龙头,辐射带动全县油茶基地建设,擦亮全国油茶示范县品牌,发展金黄色旅游;以东江水资源、佗城温泉、黎咀矿泉资源的保护开发为龙头,建设矿泉保健养生基地和水产业园区,发展银色旅游。

目前,龙川佗城景区项目、霍山景区保护开发项目、佗城温泉项目、九龙潭项目等4 个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如引进外资改造升级霍山景区打造了河源市首条玻璃栈道,建设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推动了一批老景区景点的升级改造。另外,佗城景区改造也聘请了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深圳中营都市研究院总设计师陈可石教授担任总设计师,引领佗城打造成为全国著名旅游古镇和南中国旅游集散地。

此外,丰稔绿誉农业休闲服务区等新景区景点的开发,七峰山旅游景区、知青部落龙飞度假村、丰稔绿誉休闲农业服务区、鹿湖禅寺和4 个省级旅游贫困村等项目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当中。

龙川县相关部门明确目标,力争到2018 年底,新建旅游景区6 家,建成国家4A 级景区2 家,评定国家四星级酒店3 家,荣获3 个品牌认证,成功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县。到2020 年底,建成国家5A 级景区1 家、4A级景区3 家,成功创建中国旅游强县。

聚力实施“四大会战”,助推龙川全面“新城代谢”

只要花朵开得茂盛,蜂蝶自然会前来。能够引来企业投资,龙川其实也有自己的优势:交通便利,物流网络发达,“十三五”期间,赣深高铁、杭广高铁、广河客专经过龙川并设站;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旅游、土地、劳动力资源;产业集聚,发展后劲足;政策优惠,服务保障到位,园区享受省政府提供的办事“绿色通道”、“零收费区”和保障电力供应等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贴身、快捷的保姆式服务。

这些优势,正是龙川县实施“四大会战”,城市扩容提质,提升交通产业、旅游产业等带来的成效。在今年上半年,龙川“四大会战”也取得阶段性进展(以下“四大会战”数据截至5 月29 日)。

公路交通大会战快速推进。据了解,龙川县今年推进23 个项目,其中,《龙川县“十三五”交通规划》和《龙川县交通规划(2015-2035)》编制工作稳步推进,赣深高铁沿线设计勘探在老隆、佗城、义都三镇全线进行。汕昆高速龙川段施工全线铺开,进度在全市3个县中最快。河惠莞高速控制性工程已施工建设,即将全线开工建设。佗城大江桥改建和引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3%,迎宾大道基本完成征收任务,正在紧张施工当中。有轨电车、杭广高铁、青鸟航空通用机场等前期工作正扎实有效推进。国道G205线龙川县城段改线工程、S227线龙江大桥及引道工程、S227 线丰稔莲东至县城段一级路改造工程、西纵路项目、803 车站北移项目均成功入选2016-2017 年省级交通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城市扩容提质大会战稳步推进。今年推进23个项目,其中,《龙川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修编工作已完成,两个地标性建筑分别选址在文化广场和泰华城;龙川东出口路面已完成沥青铺设,西出口迎宾大道已完成715亩征地和主干道路基填土、桥梁架设等工程建设。京九铁路下穿隧道工程已完成投资3000 多万元,东江一桥至四都路段堤防工程的主干道路基本贯通。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海铁联营”无水港物流园、一环路、建设大道升级改造项目、幸福大道新建项目、沿江西岸亲水步道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园区扩园增效大会战顺利推进。今年推进17 个项目,其中,成功举办2016 年春季经贸系列活动暨中国空气能产业年度峰会,签约项目13 个,项目总投资额达66.3 亿元,其中签约空气能项目8 个、在谈空气能项目22 个。龙川县被中国节能协会、中国热泵产业联盟认定为首个授牌的“中国空气能产业基地”。今年1—4 月,实现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 15.38 亿元,比增6%,工业增加值4.4 亿元,比增 8.3%,完成工业园税收收入0.61 亿元,比增15.7%。

旅游产业大会战扎实推进。今年推进12 个项目,其中,霍山旅游风景区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空中栈道建设1000 米,佗城景区抓紧建设南门古渡码头;“蔬菜基地+乡村游”项目、仰天堂革命遗址及产业园建设、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今年1-4 月,全县接待旅游人数 126.23 万人,同比增长12.9%;实现旅游收入10.2 亿元,同比增长12.6%。


龙川江景。陈仕平 摄

愿放实招,争当融入深莞惠排头兵

在全面实施融入深莞惠(3+2)经济圈战略上,龙川通过考察后再出“实招”,并形成以项目统揽发展全局的思路,以“十大打造”对接“东进战略”、实施“南融行动”,全速推进 “五个一体化”进程,争当融入深莞惠排头兵。

想争当排头兵,就需要动起来,思路要动,行动也要动。龙川县委、县政府贯彻执行市委提出的把“五个一体化”落实到项目中的工作要求,围绕交通、城市、民生及三大产业,主动作为,积极对接,携手对口帮扶单位深圳宝安区,重点推进“十大打造”工程,以项目和产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上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

“十个打造”如何打?

首先,龙川县通过打造复制深圳桃花源科技创新园的新模板、打造“前店后厂”“总部+基地”及“宝安+龙川”的景旺模式、打造省级现代建筑工业联盟和把宝安(龙川)产业拓展城打造成省级“三城联动”共建标杆“四个打造”,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一体化。

“三个打造”:即把龙川打造成深圳旅游终端及养生腹地,把县城“一江两岸”打造成宝安龙川共建示范带,把新组建的龙川技工职业学校打造成人才培养、职工教育示范性基地,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打造一个宝安区的绿色、有机、环保的食品生产基地、中医药材种植基地,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一体化。

加快以高铁、高速、通用机场为重点的交通项目建设,打造一个广东省批发市场集聚地、南北货一站式物流采购(批发)中心、华南商贸物流之都,加快推进交通物流运输发展一体化。

握在手中的八大项目,如何实现经济南融?

把龙川打造成生态优美入粤第一县,唱好“山歌”、念好“水经”,加快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

握在手中的八大项目,如何实现经济南融?

深圳东进,河源南融,龙川融入深莞惠的步伐从来都是又好又快。现已出任龙川县委书记的黄添胜表示,“园区不仅承接转移,更要参与珠三角创新产业分工”。而八大项目正好从年初谋划,仅在短短5个多月时间,龙川在八大项目上打开缺口,实现跨越性突破,全力抢占制高点。这八大项目又该如何将深圳宝安与河源龙川对接,打开发展的新引擎?

打造宝安(龙川)产业拓展城

深圳宝安与龙川将共建宝安(龙川)产业拓展城,并将此城与宝安正在规划建设的先进制造产业城、科技创新产业城和宝安(龙川)产业拓展城实行统筹推进,形成“三城联动”产业链条,打造独具特色的共建园区发展模式。

宝安(龙川)产业拓展城规划建设12.6 平方公里,用于承接宝安区的“外溢”企业。产业拓展城建设拟分三期完成,首期为已经规划控制及完成征地的350 亩工业用地。今年计划将建设10 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让企业拎包入住。据悉,目前宝安、龙川两地已经共同注资成立龙川县宝龙工业园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拓展城开发建设,按照“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招商、共享两地政策”,全力推动拓展城建设。

打造建筑工业化创新驱动示范基地

龙川启动申报“ 广东现代建筑工业化百年工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作,以落户该县工业园区的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为发起单位,联合行业的骨干企业、核心企业与国内相关领域优质高校、科研机构等,按市场经济规则联合组建建筑工业化联盟。

申报组建创新联盟是龙川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 秘密武器”。这项 “秘密武器”将发力建筑工业化领域,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以产学研建合作及市场运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创建筑工业化新模式。

鹤市罗乐村打造生态旅游试点镇

吃客家饭、喝客家水、唱客家歌、赏客家景、品客家文、做客家人,看得见水、玩得了水,可休闲享受农家生活。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张文书记给出的“金点子”,龙川全力将鹤市罗乐村打造成生态旅游试点镇。目前,已经邀请专家对罗乐村进行“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规划,并开始招商工作。

复制宝安桃花源科技创新园的新模板

深圳宝安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是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上市挂牌企业有318 家,园区现有孵化企业266 家,位列深圳各区之首。

据初步协商,龙川县提供土地,深圳宝安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出资5 亿元,将该园区的规划、项目、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复制到龙川产业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园新模板。

打造宝安中医药材种植基地

龙川正全力打造宝安中医药材种植基地。日前,深圳标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名贵药材栽培研发(龙川)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户龙川。项目总投资10 亿元,主要从事无土雾化培育石斛等名贵药材的科技研发。该项目落户龙川,将对全县农业科技发展及未来农业产业创新带来深远影响。

百城百汇产业新城

作为龙川推进交通运输物流发展一体化的重头项目,龙川引进广东嘉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05 亿元,首期15 亿元,建设百城百汇产业新城,打造广东省批发市场集聚地、南北货一站式物流采购(批发)基地、华南商贸物流之都。

佗城:打造广东乃至全国旅游集散地

南越王赵佗兴王之地、千年古镇佗城,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龙川加大对佗城的保护与开发,把佗城打造成为中国著名古城,真正实现“北有平遥、南有佗城”,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旅游集散地。

民生事业建设一体化加快

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龙川与深圳居壹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对方将投资1 亿元,在县城投资建设及运营公共自行车系统,进一步完善龙川县交通体系,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另外,龙川与宝安共建苏区广场,援建新佗城大江桥2000 万元。宝安免费为龙川规划建设“一江两岸”滨江湿地公园。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特约记者 刘伟东 通讯员 袁庆龙



相关热词搜索:龙川 示范基地 排头兵


上一篇:高新区积极融入深莞惠经济圈 打造生态优美工业城
下一篇:品质生活节落幕 特色水果展持续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