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地方公路管理站推进危桥改造 确保农村公路安全
每个项目的建设,工作人员总要到现场进行监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阅读提示:
崭新锃亮的民生工程标牌,坚固美观的桥墩护栏,天衣无缝的桥路对接,一座座耸立的新桥,解决了群众生活、生产难题。保障农村公路桥梁安全畅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河源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负责全市地方公路的养护、建设管理等工作,全市各县区地方公路管理站担负着重大任务,其中就包括农村危桥排查改造、道路管养、地方防灾、抗灾等,大到重点项目,小到基层人员,他们一同构成农村路桥上一道优美风景。
本报即日起将走访紫金县、东源县、和平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了解地方公路管理创新管理,关注基层公路养护人员。
挑起重担 克服困难保证项目开工
位于紫金黄花散滩水库的散滩二桥,是库区内紫金城镇白溪村、散滩自然村约3000 名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也是当地政府防洪抗灾的重要路径。由于这座长101.4 米、宽度仅有4.5 米的老石拱桥多年来经受风吹雨打,负重有限,使用功能明显降低,在2013 年被定为四类危桥,被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列为限制车辆通行。
为方便老百姓出行,紫金县政府决定在老桥区建新桥,新桥总长135.4 米,宽10.5 米,总投资710 万元,于2014 年立项并按照工期要求在2014 年开工建设,新桥前期筹备和建设工作的担子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肩上。在通往水库的库区沿线造桥,施工场地不足、桥梁技术要求高、跨度大等问题成了散滩二桥新桥建设过程中的“老大难”,也像包袱一般压在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心中。
正所谓“出门有风险,过桥须谨慎”,危桥问题拖不得,修桥工作等不起,毕竟慢一天就多一分危险。采访中,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散滩二桥新桥是该站目前为止第一座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市县交通局、公路管理站高度重视,项目立项、招投标的同时,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也积极着手筹集项目资金。由于项目资金大,管理站经过与市、县上级部门多番讨论后,向国家、省有关部门递交申请报告,最终为该项目争取到国家专项补贴、省级补贴及当地政府的自筹资金600多万元。
默默奉献 不惧施工条件艰苦
紫金黄花散滩水库眼前这座大桥,就是去年刚刚修成的新桥,如今桥宽是老桥的整整两倍,别说车辆通行方便,就连当地群众步行通往都觉得舒坦、放心。而在这座崭新的大桥背后,却隐藏着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上上下下全体员工的汗水与付出,以及不为人知的辛苦。
记者了解到,散滩水库建桥区水深约 16 米,整座新桥桥梁跨度大,仅下梁就有30 米之高,加上该项目只能在水上采取施工,施工方案及方法远远要比以往的其他桥梁项目难得多,这不仅难住了在管理站工作了20 多年的工程师张火兴,更难住了整个施工团队。之后,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咨询了市级交通部门、地方公路管理部门并获得技术支持,在制定施工方案后,2015 年新桥建设项目如期开工。在施工的一年当中,为了抓工期,施工团队不仅驻守在工地旁日夜赶工,更是牺牲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确保大桥建设进度能够逐步推进。2015 年12 月底,完工后的散滩二桥通过验收交付使用。新桥的建成,不仅方便老百姓出行,更是拉动白溪经济增长而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程序、步骤,都成了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在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指标。据了解,为确保质量,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作为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相关基建程序,把好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结算各个环节,全面推行“社会监理、建设单位负责、政府监督、企业自检” 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保证全县危桥工程建设质量。细致的工作环节,严格的质量把关态度,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三年来的努力在取得收获的同时,所有实施的危桥改造项目均无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
散滩二桥已于去年底完工交付使用。
多方筹集 保障危桥改造资金投入
危桥改造工作是造福一方百姓的民心工程,在全市各县区地方公路管理站危桥改造工作上,紫金县可谓是首屈一指,仅 2012年至2015年三年间,紫金县危桥改造工作通过争取上级补助、统筹安排其他项目资金、镇村自筹等方式,共筹集资金 4482 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3726 万元,自筹资金756万元,共完成危桥改造39座,其中五类桥梁15座,四类桥梁24座。
其实,当前紫金县县、镇两级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支持有限,危桥改造资金来源更多是靠上级补助、统筹安排其他项目资金、外出乡贤捐资等方式筹集。多年来,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为保障全县危桥改造工程资金的投入,切实做好危桥改造工作,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在每年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使用预算计划中切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危桥改造项目,同时协调镇、村积极发动群众和外出乡贤筹集资金用于当地危桥改造工程。另外还配合镇、村整合项目资金,重点争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减轻群众筹资压力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将这项“跑腿”工作揽在自己心上。
未雨绸缪 制定方案化危为安
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管养农村公路共3305.794 公里,其中县养省道13.212 公里,县道211.685 公里,乡道1687.835 公里,村道1393.062公里。近年来,紫金县危桥改造工作在紫金县委、县政府及我市交通主管部门支持下,围绕县乡公路安全畅通目标,改善公路通行条件,保障群众出行。
消除危桥隐患,责任重于泰山。为了做好危桥改造工作,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认真制定并及时下发全县危桥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把危桥改造列入当年主要工作来抓,经常性研究推进危桥改造工作。根据制定的方案要求,明确危桥改造工作具体由县地方公路管理站负责,包括乡、村道路桥梁,考虑到镇级政府工程管理水平的欠缺,也协调业主单位委托县地方公路管理站负责项目的实施,要求每个项目必须有专人负责,做到层层落实以及常态化追踪,确保危桥改造工作落实到位,将农村道路、桥梁从危险中转为安全,实实在在为当地群众百姓服务。
砥砺前行 检查制度责任到人
排查公路桥梁隐患,是地方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结合紫金县公路桥梁多、跨度大以及沿线居民密集等实际情况,管理站切实加强公路桥梁安全运行管理,严格按照桥梁经常性检查考核要求,并结合公路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制度,全面开展对全县桥梁安全隐患排查。
“责任划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 “资金保障制度”、“养护工程制度”、“例行检查制度”、“分类处置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定期培训制度”、“挂牌督办制度”,这是公路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制度,也是管理站长年需要严格按照执行的“标杆”。据介绍,管理站工作人员每月不少于一次开展例行检查制度,每三月不少于一次对管辖的乡村公路、桥梁进行定期检查,把每座桥梁管理责任具体到人,及时发现桥梁安全隐患后,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检测评定,对排查出的危桥做初步鉴定意见,并上报至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审核。仅 2013 年一年,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便排查出五类危桥6 座,四类危桥2 座,三类危桥10座。
经过几年的努力,紫金县有效地消除了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三五”开局之年已过半,紫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将继续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在更高的平台上整装待发,从改善公路通行条件,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出发,为乡村路桥铺设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上一篇:十年呵护 厚德东埔
下一篇:中国晚协第31届年会在郑州举行 媒体大咖齐"论剑"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