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江村:南粤黄氏第一村
欧江村位于龙川县黄布镇东北部,全村总面积54700平方米,总人口5600余人。相传南宋期间,来了两户人家,一户姓欧、一户姓江,他们经过艰难的定居繁衍,为便于联系和划分地界,欧、江两家便通过商议为该村定名为欧江村。
南宋末年,黄海龙自中原入龙川,其子孙和亲兵便进驻欧江村。由于他们人多势众,人口迅速发展,黄姓便成了村中主要姓氏。目前欧江村人口90%是黄姓。此外,村中还有胡、卢、连、鞠、钟、古等姓。
黄氏入粤始祖
欧江村既是抗元英雄黄海龙的故居,也是中共龙川地方组织创建人黄觉群的家乡。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遗留至今不仅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多彩的乡土文化,更因800年前的一代名将黄海龙征战南粤而成为当今最古老、有迹可寻的南粤黄氏第一村。
黄海龙故居。
黄海龙生活在南宋末年。据黄氏族人介绍,黄海龙是黄氏入粤始祖,其父黄景升系南宋兵部尚书(《欧江黄氏家谱序三》云, “景升中文魁敕授尚书郎”),后皇帝钦命黄海龙袭父职,授予兵部尚书,擢升为七镇(龙川)蓝关总戎(司令)兼循州刺史。
据黄氏族谱记载,黄海龙是黄姓入粤第一人,生五子,十五孙,数十曾孙。据称,黄海龙现有后裔100多万人,散居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安徽、云南、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
欧江古民居
★黄海龙故居
村中有黄海龙故居。该故居是欧江村人为纪念祖先黄海龙而兴建的,建筑面积 250平方米。在故居下厅与天井正中有一个“圣旨”碑,门外有一根“七镇总军司令府第”石柱,这代表了黄氏家族的威严与荣耀。
高塘角黄屋。
★高塘角黄屋
此外,高塘角黄屋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原为三进四横,现仅存三进二横(后栋已毁)了,正屋上五下五布局。屋面宽36.5 米,进深32米,建筑占地面积1168平方米。灰沙夯墙基,土砖墙体,硬山顶,瓦木屋面,灰沙地面。整栋屋子共有八厅、三天井、十六房间、一余坪、一水塘。总占地面积1953 平方米。
金安苏市塔。
★金安苏市塔
该塔建于清代,坐北向南,木石结构,为平面八角形,五层灰石楼阁式风水塔。塔的每边长0.9米,塔径2.3米,塔檐无平座,塔身每层高度自下而上均匀递减,面阔逐层收敛。每层有三层线砖和两层牙砖相间叠涩挑出短檐,第三层以上有圆孔眼。塔顶八角灰塑瓦脊成檐,塔角上挑出凤尾起翘,塔刹呈葫芦形。塔的北面原有一门。据传,该塔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所起的作用是镇守一方水口,是一个风水塔,塔顶的葫芦,用于镇妖驱邪,以确保河流安全。
★金安围上书房
欧江村的古民居极具代表性的有金安围上书房和大教场。上书房老屋是光绪年间由金安围五房西角分枝十七世耀荣公(即敦五)及其弟炳捷公两兄弟建造的,屋型上五、下五,四方围龙两角楼,有七个天井,内室有华丽壁画,绘制精巧,色彩丰富,稳重协调,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金安围南角的“大教场”,为清道光年间由黄近光所建,建造时间达五六年。“大教场”面积约1500 平方米,里面有房间30 余间,上五下五的格局,外形壮观,屋子坐南向北。屋内有石柱十二条,高约三米。屋内木雕色彩鲜艳,造型方正流畅。
不远处的宣化书院,建于清末,风格简朴实用,保存较好,解放后改建,1978年之后,改作欧江小学、幼儿园。现在书院墙上还能看到“严肃活泼”、“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奋勇前进”等字样。
欧江村现存还有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塔、古墓等文物古迹。
上一篇:小三村:兴衰荣辱700年
下一篇:客家建筑缩影 东源乐村石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