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民办教育也要设“质量卡”

新华社1 月18 日 讯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民办教育要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分类管理、公益导向,优化环境、综合施策,依法管理、规范办学,鼓励改革、上下联动”的原则,着重从六个方面部署推进。

点评:在这份意见中,政府部门把给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补贴、拨款纳入财政预算,并提出向民办学校购买就读学位、政策咨询等教育服务,这无疑有利于打破公办与民办的界限,消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意见》中首次对 “非营利”概念作出了清晰界定。其实,非营利不是指免费或者低收费,而是“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意见》还明确,“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通过市场化改革试点,逐步实行市场调节价”,这可以消除民办教育者在收费问题上的顾虑。

目前,全国共有民办幼儿园 15.42 万所,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1 万所,民办高中阶段学校 4902 所,民办高等学校742 所,本专科在校生616.20 万人。以上民办教育机构均在逐年增加。尽管目前大多民办学校收费被外界认为过高,部分地区公办学校学位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公办学校没学位,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或许一年下来高昂的学费让一个家庭吃不消。但笔者认为,民办学校应该收费与质量对等。细读《意见》发现,“质量”一词在全文频繁出现,明确民办学校办学注重教学质量,注重师资质量,打消社会对于教育结合资本而丧失教育质量以及社会效益的担忧。

笔者认为,一方面在招生条件方面,政府可给予优质品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政府应强化对民办学校进行质量考核以及相应的处罚等,以提高民办学校忽视教育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成本,对民办教育质量设一道 “卡”,表明民办教育借力资本依然需要将教育质量作为首要考核目标,民办学校在加速扩张的同时必须严把教育质量关,注重教育品牌,注重品德教育。尤其是营利性明确之后,注重教育品牌和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将更加受市场关注,教育的品牌溢价效应将凸显。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相关热词搜索:质量卡 民办教育


上一篇:“恐年族”春节
下一篇:5A级景区 应配“第三卫生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