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更要植绿色生态理念
3 月12 日是植树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就会掀起一股植树热潮,通过组织市民参与植树活动,共同为城市家园添绿,培养大家爱绿护绿的意识。这种形式固然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但是,这些活动往往也只是一阵风,效果并不持久。笔者认为,植树节仅仅只植树是不够的,更要把绿色的生态理念植入市民的心里,才能共建美好的绿色家园。
一 要知植树意义
绿水青山,既是河源人民的幸福家园,也是河源脱贫奔康的金山银山。植树节植树既是为家园添绿,也是造福一方百姓、助力地方发展。这不,前几日,我市几套班子领导成员就带头拿着铁锹到东江教育城植树,用实际行动为河源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添绿,共建“大美河源、绿野仙踪”。
随着城市绿化环境力度的提高,市民参与植树的热情也愈发高涨。趁着植树节的热潮,一些商家也组织了不少植树活动,吸引市民前去参与。笔者的朋友就准备周末带着孩子一家人去参加植树活动。然而,当笔者询问小朋友为什么要去植树时,小朋友却只知道植树节就要去植树,却不清楚植树节的由来,也不明白设立这个节日的意义和目的。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和这位小朋友一样,只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而在各种洋节充斥着生活的今天,这个节日可能还显得并不那么受重视。真正身体力行参与到植树活动中的人并不多。
二 要有生态意识
谚语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自古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种树。早在周朝,就有“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的制度设置,意思是道路两旁要有成列的树木以为标志,沿路还要设立馆舍以接待过往官员和信使。其实我们深知植树节带来的影响,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是一个节日,也不在于种一棵树,而在于引导人们养成一种绿化环境的生活习惯,让绿化环境内化为市民的责任和义务。
一人植绿绿一处,众人植绿绿成荫。相对于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期盼,我们当前的森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是不够的。植树节当天种树,是我们对打造良好环境和美丽家园的一种行动,而这种行动不能只限于当天。当全民都在参与植树种绿,绿色生态文明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植树节的意义无疑才会有质的提升,更将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植树,是一个惠及世代的工程,当前我市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们更要铭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古训,时刻秉持为子孙后代留住碧水蓝天的生态意识,将这种生态意识灌注心田,才能让绿水青山美化我们的家园,成为我们发展的“金山银山”。
三 要“植”更要“树”
植树种绿,关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流于形式,一栽了之。植过树的人都知道,植一棵树不仅仅是挖坑、浇水、填土,种下去就能长起来那么简单,还有着很多专业的讲究。比如,树坑要挖多大多深、树种要如何选择、栽植后如何管理维护,平日里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如何预防森林火灾等等,这些都是确保树木成活的关键因素,也是植树节的应有之义。
在植树的过程中,如果不知道如何科学植树、有效植树,不懂得如何养护,植树知识淡薄,那么植树节就可能变成“植树劫”,好事也变成了坏事,小小的树苗成为了无法存活的“受害者”,之前的一切劳动都是徒劳无功。因此,植树固然重要,爱绿护绿更是不可或缺。对城市街道、社区空间、公园景区内的树木,更需要每个市民自觉地身体力行尽到保护之责。
笔者认为,植树节要“植”更要 “树”,既要鼓励市民广泛合理地种植树木,也要让市民在平日里、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到城市的绿化中来,更要在市民心中树立一种爱绿护绿的环保理念,养成一种绿色生活方式,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更美更绿更靓。这样的植树节才更深刻、更有意义。
谢素婵
上一篇: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
下一篇:顺手牵“纸”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