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建立“取消药品加成”补偿机制
广东所有公立医院7 月内全部取消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加成,同步实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明日起,河源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正式实施,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源城区人民医院将全面落实新医改方案,取消医院药品(中药饮片除外,下同)和医用耗材加成,合理调整基本医疗服务价格。
“取消药品加成”,其实看起来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的民生诉求,其本质是让医院的医护人员回归本职工作。医归医,药归药,医最终还是与药分离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群众到医院看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最终非得检查、打吊针,最后开药回来,清单一看的确花了不少费用,高昂药品费用背后当然出现“看病贵”的现状。然而,如何在药品加成取消以后,既让医院能够良性循环运行,又让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能够有效调动、患者的整体医疗负担不增加,是一个非常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
药品加成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实行的一种“以药养医” 的政策,最后却演变成“看病贵”的罪魁祸首。而医改想要跨出重要的一步,必须拿药品加成开刀走出第一步。不过,取消药品加成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收入结构,或许在一段时间后,部分医院会采取其他的创收形式,或最后将消费负担落到患者身上。笔者认为,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实施后,政府部门要相应出台补偿机制,加大投入,提高医疗服务收费,重构药品采购方式,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以平衡医院的收入结构。
除了对医院整体经营做出补偿机制外,这种机制其实也可以实施到医护人员个人身上。比如,政府可以在部分地级市、指定医院作为试点,改革医护人员的分配制度,分为多个级别来规范医生的收入,同时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卫计部门可以通过这个系统了解任何一位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医院、患者对医生的级别进行评价,依据相关考核之后由政府全额支付固定工资。
总之,医改踏出第一步最终得益的还是群众。换个角度,政府也要从 “既让马儿跑,也要让其吃好草”的角度考虑,让公立医院能够真正无后顾之忧回归“治病救人”的公益性质。
吴奕镇
上一篇:办证难
下一篇:我市发展“旅游+体育”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